□本報記者劉臻本報通訊員謝奇芳李文娟張圣祺
李秀貴操作銑床
他是“創新達人”,成功研發了一大批創新技術成果;他是“業務主心骨”,帶領團隊完成一項項復雜的技術改造工程。他就是位于寧津縣的山東恒碩自動化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全國勞模李秀貴。
5月12日,記者來到該公司,探訪李秀貴從“土專家”蝶變為全國勞動模范、齊魯工匠的匠心之路。
技術賦能破難題
生產一個熱水器內膽,從1分鐘縮短到6秒鐘,改良的機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公司創造了上千萬元產值。誰能想象,這樣的大手筆出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土專家”李秀貴。
1985年,初中未畢業的李秀貴剛滿16歲,便去輕工機械廠當學徒,父親再三叮囑他一定要學好手藝,盡快掌握一技之長。
從此,做一名出色的手藝人成了他的夢想。他一頭扎進車間,學金屬切削技術,托人從濟南買來各種機械加工書籍,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地勤學苦練,掌握了車、鉗、刨、銑、磨等多個工種的加工技術,成為技能全面手。
“一位前輩曾跟我說過,一旦決定好職業,就要全心投入其中,不要有任何怨言;要窮盡一生磨煉技能,這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大家敬重的關鍵。”李秀貴牢記在心,他深知,做一件事情并不難,難的是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一定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優秀的業績、不凡的事業。
2012年,工廠改制成為山東恒碩自動化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專業設計制造成套自動化熱水器生產設備,李秀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新上任的公司總經理李中山看重李秀貴的鉆研勁兒,交給他一張機械設計圖紙,希望他從事機械設計工作。
“當時我一下就愣住了,搞設計對于只有初中文化的我來講著實有些難。”李秀貴說,為了吃透這張圖紙,他白天黑夜守在生產線上,先后“啃”掉了300多本專業書籍;不懂電腦繪圖,便從描圖員做起,時常查閱資料到深夜,放棄周末的休假時間,反復琢磨、修改,最終學會了用AutoCAD輔助設計軟件制圖。
成為設計師后,李秀貴變得愈加勤奮,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
有一年,公司和江蘇太陽雨熱水器公司合作,李秀貴發現對方使用單頭封口機生產一個熱水器內膽至少需要1分鐘。為縮短時間,提高設備生產效率,李秀貴埋頭鉆研,4個月里進行了百余次實驗,最終設計出雙頭四輪封口機,6秒就能生產一個熱水器內膽,生產效率提高了10倍。
聚力攻堅創效益
“做機械設計工作,要摒棄浮躁,靜下心來精雕細琢。”這是李秀貴常說的一句話。在他看來,沒有精益求精、愛鉆牛角尖的勁頭,當不了工匠,“只有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才能走得長遠。”
改制后,公司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做生產設備。2013年,在承接桑樂公司自動沖壓生產線設計任務時,客戶要求在15天內完成。為攻克難題,李秀貴關掉手機,天天待在公司,將每個細節制定出若干方案,再把每個動作分解為十幾個步驟,編寫成數百條計算機程序,最終提前6天交出設計并得到肯定,為客戶贏得市場先機。
他的搭檔董秀華說:“秀貴做事認真,精益求精。有次我們趕制一個編程,他熬了兩天,剛躺下休息,思想的火花一閃,就立即起來修改方案了。”
從業38年,令李秀貴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他去外地出差,當大家談論起設備制造的問題時,怎么也不相信,這些業內頂尖的設備出自他這位“土專家”之手。但李秀貴卻感到非常高興,“我在他們的眼中看到的不是懷疑,而是對我工作的肯定。”
2016年,墨西哥客商來寧津考察,談判過程中,李秀貴成功將4臺單機工作的設備聯機為兩組,變成了流水線工作,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節省了人工。談判結束時,墨西哥客商為李秀貴豎起了大拇指,說:“中國人,真了不起!”
平凡崗位踐初心
38年來,李秀貴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傾注了熱情和努力,也讓他從一名學徒工,逐步成為公司總工程師。他研制的太陽能內膽六層卷口機、雙頭自動縮口機等產品,先后獲國家專利16項,獲全省企業技術創新一等獎、省中小企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省技術市場科技金橋獎、市科學技術二等獎等。他個人先后獲市勞動模范、齊魯工匠、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并走進人民大會堂,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接受黨和國家給予的榮譽。
“我的成功離不開公司的支持。”李秀貴說,公司重視創新,每年都會重獎有創新之舉的員工,“誰創新,誰就被重用,感覺自己的勞動有價值。”也正是對高端設計、精工制造的重視,使得公司迅速成長為行業翹楚。與海爾、格力一線生產廠家牽手,產品出口至印度、墨西哥、埃及等國家和地區。
一項項榮譽的背后匯聚的是無數的艱辛與汗水。在平凡的崗位上,李秀貴創造著屬于自己的不平凡。“我很喜歡雕琢產品,享受產品在手中升華的過程。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充分實現價值,我感到無比光榮與自豪!”李秀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