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左)對食品進行嚴格檢測
樂陵市特殊教育學校送錦旗致謝
口述 餐飲公司負責人 李剛 整理記者 于春芝
本期《聽見》關注的是樂陵市浩玥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剛。自2016年以來,他堅持為生活困難的兒童和特殊兒童提供免費營養餐,7年共送出10萬余份,開銷近80萬元,他的善行義舉影響著身邊的人,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的隊伍中……他先后獲得樂陵市紅十字公益之星、樂陵好人之星等稱號。
“2023年10月10日,午餐,72份。”和往常一樣,上午11點半,我們準時把營養餐送到樂陵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杜海霞核對數量,在記錄本上寫下這行數字。
我為特教學校的孩子們免費送營養餐,3年1000多天,風雨無阻。
要說免費送餐,時間還要早。從2016年我開始經營樂陵市浩玥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到現在,7年多時間先后送出了10萬余份愛心餐。
我和妻子王希芳約定:公司開一天,營養餐就要送一天。
長輩的一言一行,在我心里播下愛的種子
我是70后,出生在樂陵胡家街道王起村。
盡管小時候生活不富裕,但是一家人都純樸善良耿直,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幫別人一把是一把。
爺爺上過學,算是村里的文化人,做事很“講究”。記得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都搶種小麥,家里唯一的一頭牛,他會先緊著左鄰右舍用。
父親同樣繼承了爺爺樂于助人、先人后己的做事風格。那時候,有人上門借米借面,基本上不會空手而歸。盡管農村日子難過,被借出去的東西時常有去無回,但父親依然如故。趕上陰雨天,有外鄉人借宿,父母總竭盡所能地提供住所和飯食。
在村里人看來,我們一家人的行為似乎冒著“傻氣”,和精打細算的人家比起來,顯得特別不會過日子。但是每當村民之間鬧矛盾,爺爺和爸爸總會被請去當中間人。我知道,這是因為他們的一點點“付出”,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長輩的一言一行,在我心里播下愛的種子。
我讀小學時,極受老師和同學的歡迎,但凡大家有需要,一聲招呼,我肯定第一個幫忙。
雖然處處受歡迎,但我學習成績一般。初中畢業后,就不再上學了。老師十分不舍,曾開玩笑說,他失去了一個好幫手。
其實,我更希望早日成為父母的幫手。我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我渴望成為家里的頂梁柱。畢業后不久,我在樂陵市農藥廠找了一份工作,成了一名車間工人。
20世紀90年代,一個月可以拿到100多元的工資,這對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到了結婚的年齡,一位嬸子把同村的希芳介紹給我。兩家都是忠厚人家,彼此也算知根知底,很快我倆就確定了戀愛關系并結婚,后來相繼有了女兒、兒子,生活一切順遂。
外地創業,誠信經營贏得市場
慢慢地,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出去,在北京、天津一些大城市打拼。看著昔日的朋友光鮮亮麗地回家過年,我的心也躁動起來。
2000年,我和希芳商量,決定辭職出去闖一闖。
那一年,過完春節,我揣著家里積攢和借來的2萬元錢,只身一人來到了天津。
創業最初的日子里,我也曾撞得頭破血流。最開始,我經營廚房設備,沒有經驗,3年后一算賬,出的多、進的少,被迫改行。
2003年,我整30歲。頂著壓力,重新開始,這次選擇了裝修。帶領著一支10多人的裝修隊,從幾百幾千元的小活兒干起,抹灰、刮膩子、送料……因為人少利潤低,所有工種,我都干過。
在最困難的時候,我接到了一個小訂單,總計2300元,預付500元定金。那時都需要現金支付,工作人員不知定金的事,工程結束,他拿回來2300元。發現多收了錢,我立即開車1個多小時趕到顧客家里還錢。現在我仍清晰記得,他拿回500元錢時拍了拍我的肩膀問:“小伙子,你是山東人吧?”“是!”一種作為山東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那時,我就告訴自己,做生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持誠信經營。也正是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好口碑。
不久后,經這位顧客介紹,我接到了一項報價60余萬元的食堂改造工程,讓我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在外的日子里,我深切感受到了什么是“在家千日好,外出一時難”。在困難的時候,有人給予幫助,如同雪中送炭。
在日常生活中,我總想著能幫別人就多幫一點。每次出門,身上必定要帶著一些零錢,遇到流浪乞討人員就送給他們;在“水滴籌”救助平臺上看到有人求助,也積極捐款;每逢過節,還給村里75歲以上的老人送去米、面、油、棉被等生活用品。
做力所能及的事,匯聚“微光”溫暖他人
20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通過熱心客戶的介紹,我開始涉足學校餐飲服務領域,為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提供配餐服務。
工作順風順水,但我始終忘不了家鄉樂陵。
尤其這幾年,從家鄉走出來的朋友,很多開始返鄉,他們告訴我,樂陵創業氛圍濃厚,政府招商引資力度也很大。2015年,我決定回鄉創業,讓家鄉的孩子們也能吃上健康營養的配餐。
經過幾番考察,我在市中街道科技創新創業園成立了樂陵第一家配餐公司。
萬事開頭難。最初,公司工作人員、生產設備全部到位,但因為只服務一所中學,賠錢運轉。
希芳為了支持我的工作,主動從銀行辭職,成了公司10余名工人的專職“服務員”,為大家準備一日三餐,凌晨4點就進公司做準備工作。
從事餐飲業,我格外注重食品安全,嚴把原材料質量關,因為是為學校配餐,對學生用的餐盒,不僅要高溫高壓沖洗烘干,還要進行紫外線消毒……正是這一系列用心、規范、嚴格的要求和操作,慢慢為公司贏得了市場。
現在,我們已為樂陵二中、開元中學、奎臺中學、郭家小學等11所學校提供服務,每日配送營養餐9000余份。
說起最早送出的免費營養餐,是在2016年。當時的奎臺中學還沒有食堂,我每天驅車40余公里去學校。
一天中午,我送完午餐后,發現有教師在尚未裝修好的教學樓里做飯。校長李厚國介紹,有4名外地教師吃住都在學校,需要自己做飯。
我深知身在異鄉的不易,第二天送餐時,就讓希芳多準備了4份餐。
不久之后,我再次見到校長,他老遠和我打招呼,驚喜地說,現在4位外地教師在工作上干勁十足,都成了班主任。
聽了這個消息,我心里說不出的高興。覺得正是自己的一點付出,讓學生成了受益者。
享受免費營養餐的不僅有老師,更多的還是鄉鎮上生活困難的兒童和樂陵市特教學校的孩子。
202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知特教學校的餐廳因為疫情原因停止供餐,孩子們只能由家長每天接送,十分不便。當即我就決定為學生免費送餐,而這一送就是3年多。
李秀英校長找到我,說家長想表達謝意,我拒絕了。咱既不圖名也不圖利,就是想踏踏實實為孩子們做點事。
今年春天,家長們一商量,到公司送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情系教育愛心助殘”,這幾個字像是一種鞭策,是讓我把好事一直干下去的動力。
2022年,我又有了一個新身份——樂陵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負責人。疫情期間,我組織愛心人士捐款捐物,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線;面對特困群體,帶領大家送衣服、送生活用品……
最讓我感到高興的是,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加入關愛留守兒童的隊伍。
高新勇就是其中一位。作為一名牙醫,他定期為特教學校的孩子們免費檢查牙齒,送去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現在已經成為特教學校孩子們的專職保健牙醫。
眾人栽樹樹成林,大家栽花花更香。公司已經成立了專項愛心資金,專門用于幫助弱勢群體。
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加入到做公益的行列中來,用自己的“微光”溫暖、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