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魏朝蓬
春寒料峭,室外的棗樹光禿禿只剩枝干,但在“樂陵金絲小棗雙新雙零精品示范園”的大棚里,一排排棗樹上,卻掛滿了紅彤彤的半干小棗,枯黃的葉子還在枝頭。
這些棗樹就是田敬義用了十多年時間選育出的新品種“傲雪”。
說起田敬義,樂陵人都叫他“棗博士”。他出生在樂陵市云紅街道五里田村,從小對棗樹有著深厚的感情。1977年考入山東農業大學,學習果樹專業。1982年畢業后分配到樂陵市林業局工作,從此與小棗結下了不解之緣。
作為金絲小棗的故鄉,樂陵市有著幾千年的金絲小棗栽培歷史,但因長期以來不加選擇地栽種造成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沒有一個標準的栽培品種。這不但阻礙了產量和品質的提高,更嚴重地影響了它的商品性能。小棗產業發展初期,存在著品種雜、個頭小、不豐產、不抗病和棗樹退化嚴重等現象。
量小價低,棗農們急,作為技術員的田敬義更急。1990年春,田敬義組建“棗樹選育攻關科研小組”。為能發現采集到優良單株,他幾乎跑遍了樂陵的全部棗林,發動各鄉鎮技術員報優,經過篩選,從上千株豐產棗樹中選出了170個優良單株。他又帶著助手到棗林中數棗碼,稱單果重,量出樹冠大小,計算出單株裂果個數。歷經3年,從中確定了17株,并利用這些樹的枝子在苗圃中對1200棵棗樹進行了嫁接。
辛勤的汗水終于換回豐碩成果。到1996年,他選育出樂金1號、2號、3號和樂陵無核1號、2號五個優良品種,并通過了省林業部門的驗收鑒定。樂金1號、2號和樂陵無核1號被列為省推廣項目。其中樂陵無核1號更以其單果量5.7至6克,單株產量增產30%至50%而創下無核小棗之最,填補了一項國家空白。后來,他又培育出樂金4號、樂陵無核3號、金紅、早大紅、傲雪五個品種,結束了樂陵金絲小棗沒有自己當家品種的局面。
說起“傲雪”的來歷,有這樣一個故事。
能不能培育出晚熟品種延長坐果期?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田敬義心頭。2005年深秋的一天,市中街道一位棗農來到田敬義家中聊天,說起自己家棗樹上有一個枝。其他枝上葉子都落了,它還不落葉;長的棗很小,還是褐綠色不很熟。和棗打了幾乎一輩子交道的田敬義馬上感到了“有戲”,立即前往。
“我去了之后看到棗樹上的果實不少,但都是褐綠色。盛果期出現這樣的果實很不尋常,我意識到這可能是一種變異品種,并囑咐棗農不要毀壞,明年進行嫁接。”田敬義說。
通過第二年的嫁接,田敬義發現這個品種生長期長,成熟晚,盛果期也較長,甚至在冬季也有果實,遂命名為“傲雪”,意為傲立雪間。2006年至2015年,田敬義一直致力于“傲雪”的研究和改良。通過不斷改良,使得“傲雪”不僅生長期長,能夠規避雨季帶來的損害,而且營養成分也高于普通品種。
2015年,該品種通過了省林業廳的鑒定,可以大面積推廣。“傲雪”的成功選育,讓樂陵小棗實現了“三季有葉、四季有棗”。
“這個品種具有掛果早、產量高、成熟晚、不落果、營養成分含量高等優點。”田敬義介紹。
2008年,田敬義退休回到農村老家。他仍然癡迷棗樹研究,奔波田間進行技術指導。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小棗價格跌入谷底,許多棗民不愿種棗。如何保護傳承和發展樂陵小棗,成為擺在林業人員面前的一大難題。特別是金絲小棗成熟于9月到10月,正趕上雨季,有時秋雨連綿,造成裂果、爛果,就會減產甚至顆粒無收。受蔬菜大棚的啟發,田敬義想是否可以用防雨棚保護棗樹,就在自己院子里的棗樹上搭建了一個小型防雨棚。經過3年的試驗,取得了良好效果。
于是,云紅街道于2019年創建了占地30畝的“樂陵金絲小棗雙新雙零精品示范園”,讓棗樹也住上了大棚。這為樂陵金絲小棗的振興創造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