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俊在認真創作。
張長俊展示他創作的20米剪紙長卷。
每天都有剪紙愛好者慕名來參觀張長俊的作品。
在前不久結束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寧津剪紙以精美的設計、惟妙惟肖的造型藝壓群雄,成為我市的靚麗名片,寧津剪紙的“掌門人”張長俊也被評為全國優秀“非遺”傳承人。
張長俊是寧津縣保店鎮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從小愛好民間剪紙藝術。拜師中國剪紙學會首屆會長、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仉鳳皋先生。名師出高徒,在老師的指導下,他把北方的農村生活、風土人情與江南的山水民居、迷人風光變通地融為一體,風格明快細膩、線條流暢、刀味突出、構圖巧妙、裝飾味濃,一幅幅圖案意寓深遂,妙趣橫生,方寸之地納萬千氣象,每一幅剪紙作品都是一首最佳的空間和視覺交響曲。幾年的刻苦磨練,他的剪紙水平取得了很大提高,被國內外的同行和朋友譽為 “神剪快刀”,他的剪紙成為市政府2007年公布的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國家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先生的肯定,并勉勵他把剪紙藝術進一步發揚光大。
近幾年,他有200多幅作品在各級報刊雜志上發表,有40多幅作品在民俗藝術節和藝術大賽中獲獎。由他獨自設計制作的 《龍騰九宵》 、《古韻今聲》、 《國旗》、 《舞動的北京》、 《彩五環》成為北京奧運會專用紀念品,代表作 《神龍千禧》以及與濟南市知名民間剪紙藝術家閻鐵魯先生合作設計的 《八大名人》、 《洛神賦圖》等三幅作品,榮獲文化部舉辦的民間剪紙藝術大賽一等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目前,張長俊的剪紙作品涉及十幾大類、 2700多個品種,在北京、上海、南京、蘇州等20多個旅游景點均有分銷處。被文化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作為對外指定禮物,同時遠銷韓國、日本、歐盟、加拿大、美國等20多個國家?!醣緢笥浾?鄒斌 本報通訊員 孫久生 宋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