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報訊(見習記者 王賽賽 實習生 唐志梅)駱桂霞,39歲,德州市某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但是總給人一種風風火火、勤快利索的感覺。的確,駱桂霞是一個普通的人,但就是這樣一個柔弱的女子,卻十幾年如一日照顧著無兒無女的姑姑。記者采訪駱桂霞時,她還是很不好意思地說:“姑姑就是我的親娘,照顧她是應該的,是自己分內的事兒,沒什么大不了的。”
從小姑姑把我當女兒照顧
??? 駱桂霞告訴記者,她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家中還有一個姐姐,經濟條件差,吃飽飯都成了問題,更不要說吃好了,小時候由于營養不良長得特別瘦小。父親兄妹五個,姑姑排行老二,她在德州上班,是正式職工,但她一直無兒無女。從駱桂霞記事以來,姑姑就待她非常好。
??? 駱桂霞說:“我稍微長大些,姑姑看我吃不好,穿不暖,就把我接到她身邊照顧。在姑姑的悉心照顧下,我的身體一天天變好,而且在姑姑的幫助下,我上了學,并順利完成了學業。”
??? 駱桂霞雖然一直在姑姑身邊,但是父母一直掛念著她,希望她能回家,離自己近點。不過駱桂霞那時想,父母身邊還有姐姐和家人的照顧,而姑姑在德州,除了姑父,自己便是她最親的人,于是她毅然選擇了留在德州。
姑父去世,我把姑姑接到自己家
??? 駱桂霞參加工作后四年多,就在德州成了家。成家后的駱桂霞離姑姑駱秀芬并不遠,由于姑姑身體不好,她隔幾天便去看看姑姑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給姑姑洗洗衣服、收拾收拾家務。
???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駱桂霞的姑父去世了,只剩下姑姑一人,而姑姑由于患腦血栓留下了后遺癥,再加上已近古稀之年,生活自理成了難題。駱桂霞想,姑姑當初對自己那么好,而今姑姑無兒無女,孤苦伶仃,自己應該承擔起照顧姑姑的任務。于是,駱桂霞想把姑姑接到自己家住,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姑姑,但是姑姑并沒有答應,她知道侄女的“小窩”和經濟條件,如果再加上這么個病老婆子,日子肯定不好過,所以她一直沒答應。直到1997年,駱秀芬才和駱桂霞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
把姑姑當親娘伺候
??? 在駱桂霞家,記者觀察到,老式的兩室房子很小,房間里堆滿了物品,顯得格外擁擠。看得出來,駱桂霞的家境并不好,但是記者看到,老人吃的用的卻一樣不少。
??? 駱桂霞告訴記者,姑姑從小待她恩重如山,如今姑姑已經82歲高齡,自己理應照顧好老人。“這些多虧了丈夫的支持,姑姑無兒無女,我就是姑姑的親閨女,我覺得自己有兩位母親,一個是我的親娘,一個是我的姑姑。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一直把姑姑當作親娘伺候。”
??? 由于姑姑有腦血栓后遺癥,而且氣管不好,基本上是小病不斷,所以晚上睡覺時尤其是冬天得格外留意,看她是不是又咳嗽了,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 駱桂霞告訴記者,姑姑剛開始來的時候,心里總覺得拖累了自己,有什么事兒也不愿意給他們說。搬過來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有一天下著大雨,晚上10點多,姑姑氣管炎犯了,咳嗽得厲害,還伴隨著發燒。駱桂霞和丈夫當時二話沒說,直接背著姑姑下樓,送進了醫院,大概凌晨兩點多,姑姑的體溫降下來了,咳嗽也好多了,駱桂霞才放下心來。
??? “一家人在一起過日子,哪有不吵架拌嘴的,我和姑姑也是,生活中會因為各種問題鬧點小矛盾,不過誰也不往心里去。”駱桂霞告訴記者,“就拿洗碗來說吧,我習慣打開水龍頭直接洗,但是姑姑卻堅持將水接到盆子里,然后再一遍一遍地洗,她認為這么洗節省水。我們也因此發生過不少爭執,但是吵過之后就沒事了。”
??? 記者臨走的時候,駱桂霞說:“生活就是吵架拌嘴,但是和姑姑吵歸吵,她就是我的親娘,當閨女的怎么會跟自己老娘較真呢?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她。”看著親密的“母女”,記者打心眼兒里為她們高興,也真誠地祝福她們,愿她們的生活永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