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寬度。—— 主人公人生感悟
王其友
依舊服用排異藥物的王其友關注綠色生活。 崔忠偉 攝
2009年2月27日23點30分,北京阜外醫院手術室的門打開了,“手術成功!”護士們推著擔架車急匆匆趕往ICU。
王其友的妻子長吁一口氣癱坐到地上,眼淚從緊閉的雙眼中涌了出來,她咬住嘴唇,沒有哭出聲音,唯恐驚了虛弱的丈夫。她不敢睜開眼睛,怕這是夢,怕從閻王殿回來的丈夫轉瞬再次失去。
王其友經歷的不是一次普通的外科手術,而是心臟移植術!
曾經風光的他因這次手術變成了一個“普通人”。一年后,王其友逐步康復,經歷過一次生死的他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于是拖著虛弱的身體,開始走街串巷推銷一種環保鍋。他說:“我賣的不是鍋,而是健康。我希望人們有綠色的生活方式,讓身體健康。”
年輕廠長
31歲時他管著2000職工
王其友,1963年生于陵縣義渡口鄉,雖是農民出身,可憑著刻苦勤奮,考入了德州地區紡織學校。1983年畢業后他來到陵縣毛紡廠工作,很快受到了信任和重用。1990年,王其友被提拔為原料科科長,當時正值毛紡行業進行“羊毛大戰”,由于原料緊張,他遠涉東北三省、內蒙草原尋找“羊毛”。
1991年元旦,終日奔波的王其友因感冒病在了寒冷的呼和浩特,高燒到39度。
“你先回去養病吧,貨隨后給你發”當地一家企業經理被他感動,答應供貨。
“不!不見你發貨,我決不離開這里。”王其友執拗地說。隨后,6車皮200多噸的羊毛發往陵縣。
1992年6月,王其友被推舉為副廠長。時過不久,原廠長調動,廠長的重擔落在他的肩上。當時毛紡廠正在困難時期,產品作為全省不合格產品代表被拉到省政府去曝光。
王其友是個硬漢,他知道困難與機遇同在,他要用雙手“拯救”毛紡廠。
“我每天早晨7點半,站在工廠門口迎接工人上班,風雨無阻。”王其友用行動凝聚了職工的心。
“當時毛紡廠屬縣辦工廠,工人干多干少工資一樣,這導致工人沒有積極性,產品質量和銷售都有嚴重問題。”對此,王其友及時調整思路:市場是戰場,銷售是前線,生產是后方。隨后他進行了大膽改革,責任落實到人,銷售大包干,強化廣告宣傳,開發高端產品……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4年,擁有2000名職工的企業總產值達3500萬元,利稅300多萬元(占當年陵縣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山東顏陵紡織集團公司隨即成立。
心臟移植
46歲時他的心臟衰竭
“91年我從呼和浩特回來后,就覺得氣短、乏力、胸悶,在醫院診斷為心肌炎。醫生要求我打針治療并注意休息,我當時沒有同意,堅決回到了廠里。”當年在呼和浩特的那場感冒為王其友的身體埋下了禍根。而他整日忙碌的腳步更加快了病情的發展,1993年九零醫院診斷為“頻發早搏”,1995年省二院診斷為“勞累性心臟病”,2002年縣人民醫院診斷為“心包積液,左心功能不全”。
王其友的病越來越重,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為專心照顧丈夫,她把銀行的工作辭掉了。幾年間不斷的住院治療,幾乎花空了家里的所有積蓄。
2009年2月4日,王其友躺在了阜外醫院的病床上,奄奄一息的他,皮膚蒼白,全身浮腫,戴著氧氣鼻導管困難的呼吸,安靜的病房中,監護儀的嘟嘟聲似乎在倒數著生命。妻子每天都坐在他身邊,握住他的手,目光一刻也舍不得離開。
“他患的是擴張型心肌病,現在心臟已經衰竭,你要做好思想準備。”聽著大夫的話,妻子臉色煞白,淚水長流。
“大夫,你再給想想辦法吧?”
“辦法只有一個,心臟移植!”
“大夫,那我們做這個手術。”
“要有合適的供體,手術費用得30萬。”
本來看到生命之光的妻子又陷入了焦慮中,這次來北京住院前,她已經把家里唯一的一套房賣掉了,哪去籌30萬塊錢啊?
一天晚上,王其友用微弱的聲音對妻子說:“你去給我買身新西服吧。”
……
王其友需要換心臟的消息不脛而走,同學、朋友、同事和好心人紛紛向這位知名企業家伸出援助。一個農村的老同學,把準備買農資的500塊錢捐了出來。廠里一個老職工已過世多年,其在國外的子女一次匯來了2萬澳元。
更令人高興的是,供體找到了!
2009年2月27日,王其友被推進了手術室……
倡導環保
47歲時他走出家門賣鍋
手術成功了,王其友看著眼前的一切倍感親切。“活著真好。”他喃喃自語著。
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王其友的身體慢慢康復起來。
“和死神打了一次交道,我深感生命的寶貴,每個人都應該珍視生命,健康地去生活。”由于術后需要終生服用排異藥物,自身的免疫力很低,所以王其友對生活環境及飲食的清潔度要求極高。
“我回家后的前半年,妻子每天都用84消毒液浸泡拖布和抹布,對房間進行消毒處理,我的餐具也是單獨使用。”在王其友看來,要保持健康的體魄,首先得提高飲食質量,防止病從口入。
2010年6月后,在家里憋不住的王其友,偶爾外出參加朋友們的短暫宴會。其間,他發現很多人暴飲暴食時,總是好心勸阻。同時,他也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
兩個月后,王其友通過朋友使用了一種綠色烹飪機和還原機,他感覺不錯。過去在街上買的菜和肉,回家用清水加上點洗潔精清洗后就開始做飯菜。但用了還原機洗菜和肉,水面上漂浮著一層白沫,殘留的農藥和激素等有毒物質全出來了。王其友指著烹飪機說:“它能根據溫度的變化自動閉合電源,節能降耗,還能將油溫制在油煙揮發臨界點以下,降低油煙對人身體的危害。”在家無事可做的王其友突然有了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想代理這一產品。妻子聽后勸阻道:“你自己的命才保住,還是別瞎折騰了。”
王其友笑著說:“我說不準哪天就不在了,應該利用現在的時間做點有意義的事。”妻子無話可說了。
王其友代理了這種環保廚具,逢人就介紹他家的鍋和洗菜機,活像個小商販。
“我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寬度。”王其友說。
□見習記者 王秀波 記者 秦國華 通訊員 劉金偉 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