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卿對收藏的皮制虎型酒瓶愛不釋手。
??? 平原縣王廟鎮李寨村農民李炳卿30多年前就有了收藏酒瓶的“嗜好”,到目前已收藏酒瓶5000多個,在家自辦了酒瓶博物館。近日,筆者走近李炳卿,去感受他那濃濃的酒瓶情結。
一眼定情 今生與酒瓶結緣
??? 1978年的除夕夜,當時28歲的李炳卿在親戚家喝酒。酒快喝完時,他無意間看到桌子上放的空酒瓶,這是當時很流行的魯北大曲酒瓶:白色的瓷瓶正面上側是兩條蛟龍,下側是馬拉小車,背面還有雙龍戲珠的圖案,全部都是浮雕設計。就這不經意的一眼,讓李炳卿當即決定:這個酒瓶一定要好好地保存起來。
??? 從此,李炳卿與酒瓶結下了不解之緣。閑暇時,他就騎車到附近的酒店、廢品收購站和親戚朋友家去淘有價值的酒瓶。起初妻子反對,認為這是不務正業,他就偷偷地把收集來的酒瓶藏在床下的紙箱里。他去30多里外的縣城收集酒瓶舍不得坐車,更舍不得在飯店吃飯,總是買個饅頭或者燒餅充饑,把節省下來的錢全部換了酒瓶。
一篇報道 獲得家人支持
???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收藏酒瓶的事跡被當地記者發現,寫了一篇報道刊登在當地報紙上。此后,縣電視臺也他進行了采訪,德州酒瓶協會會長看到報道后,親自登門拜訪,鼓勵他繼續收藏。李炳卿成了名人,家人也由最初的反對變成了支持。
??? 他收集的每一個酒瓶都有一個故事。“梅花鹿”酒瓶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樂陵瓶友家發現的。潤滑的外釉,美觀的瓶型,讓李炳卿愛不釋手。但是,他明白同是有收藏愛好的瓶友肯定對這個酒瓶也是愛惜有加。于是,他軟磨硬泡了兩個多小時,瓶友終于答應150元錢賣給了他。
??? 還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大漢騎士”酒瓶,造型是一只手上面托了一個酒瓶。這個造型別致的酒瓶是在一個建筑工地看大門的老大爺那里發現的,他先后拜訪了兩三次,老大爺就是不肯賣。李炳卿聽說老大爺愛喝酒,于是他買了兩瓶禹王亭酒送過去,推杯換盞酒過三巡后,老大爺就把這個酒瓶送給了他。
一間房屋 收藏夢想升華
??? “酒器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凝固的音樂,含情的雕塑,不朽的藝術……”很難想象這充滿詩情畫意的詩句,是出自農民李炳卿之手。他在收藏酒瓶的同時,又多了一個新愛好,那就是專門寫關于酒瓶方面的詩歌和散文,抒發心中那濃得化不開的酒瓶情結。2007年,他寫的一篇《我與酒瓶》的文章,獲得了全國首屆“三雄陶瓷杯”大獎賽的三等獎。
??? 隨著時間的累積,李炳卿已經收藏了越來越多的酒瓶,他看著那么多的酒瓶沉睡在箱子里,心里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在自家的房子里建一個酒瓶博物館。家人專門為他騰出一間正房用于擺放酒瓶。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忙碌,酒瓶博物館終于建成了。
??? 5000多個酒瓶,承載了李炳卿30多年的夢想。目前,他已收藏了瓷、陶、竹、皮、木等多種材質,造型有壺、人物、動物等數十個系列。李炳卿說:“我打算再拓展第二個酒瓶博物館,把酒瓶收藏發展成品牌化、系列化、形狀化、規模化。 ”□文/圖 李靜 相子瑞 郭書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