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龐傳榮的松荷齋畫室,看那滿室懸掛的山水畫,蒼松翠柏,層巒聳綠,飛閣流舟,給人一種登高望遠的舒暢和飄逸脫俗的情致。這些汲取了古典繪畫精髓,承襲了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學,并注入了對祖國山河無限深情的神來之筆,常常會讓人感嘆“何須桃李描春色,盡出東風萬里天”。
雖然說“山河壯麗不及詩,江山最美不如畫”,但如詩如畫的祖國萬里山河是詩畫的源泉,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是美。這種美的意趣總是通過作者的感情注入到自己的創作中去的。龐傳榮走遍大江南北、五岳三峽,心中感受到的是祖國的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以秀麗美表現光滑、細膩的奇石;以粗獷美表現干燥、裸露的北方高山;以優雅美表現濕潤、朦朧的青山綠水。他的作品,有的明晰,給人以直率;有人博大,給人以開闊;有的含蓄,給人以思維。具象者奇巧逼真,活龍活現;抽象者變化萬千,耐人尋味。
如果不信,你可以靜下心來,細細品味一下龐傳榮的近作。他的《陽春三月》,煥彩蒸霞,千花萬蕊都開遍,不留一朵藏春艷。《山村幽居》,樹隨白云綠,水逐青山遠,青暉幾萬里,吹動丹中帆?!督蕉鄫伞贰独旖觎F》《幽靜山巒》等,都是一江春水碧浮煙,不是花圍便柳牽,三山萬疊海中浮,云霧似橫風光仙。這些詩意的作品,清幽、含蓄、朦朧、抒情,在有限的空間中展示著無限的意趣境界。
龐傳榮自幼酷愛書法繪畫,在從事教師、文化和宣傳工作期間攻書法、花鳥畫,近幾年專攻山水并進京深造。徐渭、王時敏、王翚、王原祁、王鑒清初四王及趙之謙、任伯年等古代名家,都使他筆摹心追,并從吳昌碩、齊白石、王雪濤以及孫其峰、宋雨桂等近現代畫家中吸取營養。他從中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國畫作品是無止境的藝術,只有高目標、高品位地去追求一種取之自然、法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神韻,再加諳熟傳統精華的藝術毫峰,賦于內涵豐富的詩意,才能產生感人的力量。真正的藝術作品,激情高漲,靈氣十足,能留得住觀眾細細品味,讓繪畫特有的儒雅靜穆之美洗滌當今人們奔放的塵土和喧囂。
他居家與畫室一里多的路程,無論刮風下雪,從未間斷到畫室安靜地學習?!安挥X暑熱與寒霜,晚書早課杳無疆,斗室相隨惟紙筆,山水作伴韻幽香。只因壯志依然在,哪讓光陰寸時荒?”平日間,每自嘆不及古人,他總是將藝術看得無止境,總覺得自己不足,從不彰己自炫;只是默默地將全部心血奉諸藝術,去追求他心中的目標。他把名利看得極低、極淡,“少無適俗韻,性本重友情”,對登門求畫者,保你滿意而歸。
書畫向來并稱。龐傳榮的青年、中年時代大力攻治書學,對武中奇的書體情有獨鐘,對二王及諸家名帖也很用力。源流正變,大概了然。謂“摹臨碑貼,只見形似,乃為俗手,只知摹范古人墨跡而不知師其心,是為匠徒”。而只有“師其心”,才能使自己思想、觀念、情趣隨之升遷??梢哉f,他的繪畫藝術是得力而且受益于書法的,對于古今知名藝術家的“師其心”,也是他的繪畫作品日新月異變化的根本所在。對音樂的偏好,使他的繪畫作品充滿了詩的韻味和樂感。他的每一幅山水畫作品都蘊涵了音樂的韻律,跌宕起伏、抑揚頓挫,或舒緩,或急促,宛轉悠怨、清朗明媚,揮筆作畫的手與撥弦彈琴的手交互出現,借助于宣紙水墨,琴境與畫境交互促顯,其線之婉轉流暢,其形之參差和諧,其色之疏淡蘊籍,其意之簡約高清,頗讓人引發內心莫名其妙的感動。
數載笨汗未白灑,江河不廢浪花騰。龐傳榮的辛勤,贏得了諸多頭銜,并多次獲得全國金銀銅獎,作品被編入幾十部大型書畫集、大典、書畫庫中。面對成績他總是說:“這是我的一個新起點?!薄熬安惑@人死不休”是他永遠的追求。□張維民
龐傳榮簡介
龐傳榮,字振濤,別署松荷齋主,男,漢族,1945年生,山東臨邑人,現為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北京紫光閣懷仁俱樂部、中國書畫研究院高級書畫師。
1997年成功舉辦了“迎香港回歸書畫展”;1999年在第二屆當代書畫家邀請展中榮獲“百佳作品”稱號;1999年在全國美術書法民間工藝大展中書法、繪畫均榮獲精英獎,被授予“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1999年,在首屆中華情書畫作品展中入圍“百名優秀書畫家”,被授予“中國英才”稱號;2000年在中華當代書畫藝術展中榮獲銅獎,并被授予“中華當代書畫藝術名人”稱號;2000年在中國新世紀書畫藝術大展和新世紀避暑山莊書畫大展中均榮獲金獎;2001年作品在“偉大的豐碑”全國書畫藝術展中入選并展出;在1949-2009慶祝建國60周年全國中老年書畫作品北京邀請展中榮獲金獎,被授予“中華老人書畫藝術家貢獻獎”榮譽稱號。書畫作品多次參加海峽兩岸書畫交流展及赴日本交流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