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人物:于蕓蕓
????上榜理由:她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姑娘,無意中成了一名紡織工人,年8時間,她便由普通女工成長為“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她用勞動收獲了汗水、歡笑和幸福,為我們展現了一個80后紡織女工對“勞動最快樂”的價值認同。
????上榜指數:★★★
????當勞動不再僅僅是謀生手段,而是與個人生活融為一體,變成一種享受、一種興趣,那么在奉獻的同時就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勞動或工作,都會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享受工作,樂在其中,這是于蕓蕓帶給記者最大的感受。
◎農村姑娘變“織女”:要做就做最好
????于蕓蕓今年27歲,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姑娘,農村二三產業的蓬勃發展,讓本該是農民的她,成為了一名紡織工人。
????2000年,于蕓蕓邁進了恒華公司的大門,那時的她,并沒有特別描畫過自己的未來。如同所有剛進廠的工人一樣,跟著師傅學基本功成了每天的必修課,在別人覺得枯燥乏味的工作中,于蕓蕓卻找尋到了自己的快樂。“剛進廠時做落紗工,包粗紗既要質量又要速度,我看著師傅們嫻熟的動作,覺得很羨慕,那時就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夠做到那么熟練。”帶著好勝好強的心理,于蕓蕓勤學苦練,提前上班推遲下班,每天自己額外苦練2個小時,勤能補拙是良訓,進廠三個月的考核中,于蕓蕓已經趕上了廠里的技術能手們,成了車間“最快”。這樣的成績,讓所有人為之驚嘆,師傅們連連夸她是個好苗子,有天分,工友們也都投來了羨慕的眼光。只有于蕓蕓清楚,再好的天分,如果沒有刻苦的學習和反復的鉆研,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從那一刻起,她暗下決心:“要做就做最好,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2001年,于蕓蕓開始擔任擋車工,看車、換紗、接頭,工作內容繁復了不少,在師傅們的悉心教授下,在自己的勤學苦練中,從最初的只能看3-4臺車,到現在的最多可看12臺車,從最初的六七十秒接十個頭,到如今只需二十五秒,于蕓蕓的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細紗接頭是項非常艱苦的工作,溫度高,噪音大,勞動強度高,夏天時最高溫度高達40攝氏度,衣服很快就都濕透了。但是于蕓蕓卻越干越帶勁,越來越喜歡自己的工作,“站在機車前就覺得踏實高興,我真是喜歡自己這份工作,干起來特別有興趣。”
????2002年,表現出色的于蕓蕓開始帶徒弟了,跟于蕓蕓學技術,是新人的福氣。她不但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學生要求也很嚴。嚴師出高徒,她帶的徒弟技術過硬。紡紗車間噪音大、粉塵多,新工人很難留下來,對此,于蕓蕓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找新工人談心,用自己的經歷和體會引導她們,鼓勵她們在紡織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
????在技術操作的教學上,她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積累的生產經驗和操作方法傳授給大家。在于蕓蕓的盡心盡力的指導下,新工人中涌現出一批技術能手,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于蕓蕓說:“帶徒弟的時候,覺得能把別人教會,有一種特別的滿足感。”
◎成為全國操作能手:有付出就有回報
????2008年3月,當她聽說即將舉辦全省棉紡細紗操作大賽暨全國選拔賽的消息后,作為一名從事細紗擋車已經8年的操作尖子,當時的心情格外激動,非常想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去奮力一搏啊!但是想想家中不滿3個月的孩子,心里又是萬般的不舍,她和家人一再商量,終于征得了家人的同意,由婆婆和家人輪番照料孩子,自己則加入到操作練兵備戰大賽的行列。
????有了對孩子的牽腸掛肚,她更知道時間的寶貴,每次在家給孩子喂完奶,她總是馬上回到車間抓緊練兵。當時的她身體還很虛弱,練不了多長時間身體就特別疲憊,但想想多年來自己的夢想與追求,想想曾經立下的誓言,她必須更加努力。為了盡快掌握工作法,她常常晚上一手摟著孩子,一手拿著工作法默背,有時夜深了,不知不覺趴在桌子上就睡著了,直到孩子的哭聲把她驚醒。
????不懈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在山東省的選拔賽上她以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拿到全國大賽的入場券,公司的全體職工都為她高興,就連上下班的喇叭上廣播的都是她參加省賽歸來的話題,有好多人認為她成功了,然而她卻覺得這只是一個過程,能在全國大賽上拿到名次才是她的最終目的。
????全國大賽的入場券使于蕓蕓又開始了新的征程,為了更好地準備比賽,她在兒子只有8個月的時候就給他斷了奶,把孩子送到十幾里外的婆家。正在她專心練兵的時候,一場意外發生了,由于長時間嚴重的睡眠不足和緊張的精神壓力,她在上班的路上暈倒了,經醫生診斷為腦外傷伴有出血,還有輕微的腦震蕩,當她醒來的時候,家人告訴她已經昏迷了七個多小時了,公司領導為她聯系安排了濟南最好的軍區總醫院,比賽一天天的臨近了,家人一再勸她好好治療,不要參加比賽了,但她還是向醫生要求提前出院,在她的強烈要求下,她終于在離比賽還有七天的時候出了院,加入到最后幾天的奮戰。2008年的9月18日,她在病情還未痊愈的情況下走上了賽場,強忍著陣陣頭疼,完成了一場又一場的比賽,她越考越輕松,成績也越考越好,最終她的操作成績排在了全國眾多操作能手的第一位,總成績第五名。
◎婉拒升遷與高薪誘惑:這才是我的舞臺
????2009年3月,因為于蕓蕓技術過硬,廠里提拔她為輪班長,主要進行管理工作,跟許多人對于職位升遷感到高興不同,于蕓蕓卻感到很不適應:“廠里領導們都是為了培養我管理方面的能力,讓我當輪班長是對我的信任和鼓勵,但是我自己只有站在車床前操作時才感覺心里踏實,感到快樂,我的價值和特長就是在紡紗上,我不愿意脫離操作,脫離自己的專長。”
????就這樣,2010年,于蕓蕓主動辭去了輪班長的職位,重新做回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擋車工,很多工友都表示很不理解,于蕓蕓卻很坦然:“站在車床前進行操作,心里踏實也快樂,這才是我的舞臺。手把手教好徒弟,才是我價值延續的最好體現。”
????為了讓眾多的員工科學地運用操作方法,更快、更科學地提高操作水平,使恒華公司得到更科學的發展。她利用一切時間,耐心輔導、精心示范,幫助姐妹們提高操作技術。她手把手地一遍遍示范,不厭其煩地講解,由于在車間內說話多,聲音大,喝不上水,致使聲帶發炎,但她仍然忍著疼痛,用嘶啞的聲音給學員講解操作要領。在她的影響帶動下,公司出徒考試中她所帶的學員全項操作均為優級,為車間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紡織工人。
????于蕓蕓優秀的技術也吸引了很多單位的注意,去年她因孩子生病休息了一個月,許多單位以為她離開了原單位,紛紛來請她過去上班,有的甚至提供了廠長的職位邀她加盟。面對這一切,于蕓蕓卻不為所動,“我從來沒想過離開恒華,我是這里培養出來的,跟廠子很有感情。別說十年八年,就是干到退休我也不嫌煩。我愿意干一輩子擋車工。”
◎回歸生活做幸福女人:事業家庭不矛盾
????在同事朋友眼中,于蕓蕓是個很開朗直率的人,大家都愿意給她幫忙,也愿意找她幫忙,“互幫互助是應該的,你熱心幫助別人,等你需要幫助時,人家肯定愿意伸把手也幫幫你。”
????對婆婆和丈夫多年來的付出,于蕓蕓心懷感激,“沒有他們的支持,我絕不會取得今天的成績。婆婆人很好,也很開通,給她買點東西總是逢人便夸我,所以我也是盡心盡力地孝敬她老人家。老公不但支持我,還總說我工作干得好他很崇拜我,有什么事兒都愛找我商量,讓我拿主意,這也算是努力工作給我帶來的額外收獲了吧。”說這些時,于蕓蕓開心地笑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給了于蕓蕓精神上莫大的支持。
????工作之外,于蕓蕓脫掉了工作帶給她的一切光環,回歸一個普通女性的生活角色。她喜歡帶著兒子逛逛公園,喜歡上網看看服裝搭配,更喜歡對著美食菜譜準備幾道好菜犒勞家人。“現在都養成習慣了,做什么菜都先上網看看,自己對著菜譜鼓搗,如果做得好吃,我還帶到廠里去‘推廣’,大伙兒要都覺得好吃我才高興呢!”普通的吃飯,都讓于蕓蕓變成了一種享受。看著她臉上露出的溫和的笑,已經完全沒有了賽場上的干練與緊張,只有一個小女子的細膩與溫柔。
????當問到于蕓蕓的心愿,她笑著說道:“我希望自己的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在未來的全省全國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兒子和家人。這兩個心愿聽起來有點矛盾,但是我是個要強的人,我希望把事業和家庭都能兼顧好。”
????□記者?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