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 富裕起來的趙文英女士熱心于公益事業,自2000年開始至今連續10年向當地大田小學,梅鎮明德小學捐款捐物:為貧困女童捐款買學習用品,安裝風扇和取暖器材。為方便孩子上學2008年又個人出資將3000米的土路鋪成了柏油路。
??? 村里的困難戶更是得到了她的慷慨相助,幾年間先后救助過李官屯的齊寶國、大田村的劉小霞、基山村的崔如朋等20多戶家庭,在困難時期為他們送去慰問金,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
??? 每年的中秋和春節,村里70歲以上老人均可分的趙文英女士提供的一袋面粉和20斤食用油,連續10年無一間斷,每年發放大約150余戶。讓他們過一個富足祥和的節日。
??? 趙文英女士和她膝下的3個兒子,先后多次向陵縣一中,陵縣實驗中學捐助達100多萬元。
人物事跡:
??? 趙文英,今年64歲,糜鎮基山村人,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她和兒子走巷串戶做起了小生意,為了養活一家人也為了自己心中對黨的政策的堅定信念。經過20多年的打拼,終于建成了全鎮第一家棉花加工廠,2000年在縣鎮兩級政府的支持下,又建成全鎮最大的銀海制油廠,既解決了農村部分剩余勞力的就業問題,又給自己增加的財富,老人覺得自己的生意如此紅火源于黨的好政策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她的人生格言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她用實際行動回饋黨的好政策。
1. 辦起“家庭敬老院”
???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趙文英是一名回族老人,但是她用實際行動促進的民族的團結,在糜鎮趙文英和她的“家庭敬老院”可謂是家喻戶曉,這里常年住著三位老人,她們中最年輕的58歲,最年長的68歲, 其中劉俊萍是陳輦村人,丈夫患了9年的重病,為了給丈夫治病家里窮得揭不開鍋,最后他還是撇下了家人離開了人世,趙文英知道后一直資助她,就連她的三個兒子的婚禮都是趙文英給操辦的。李東榮老人的遭遇也很悲慘,她有三個女兒,二女兒和小女兒遠嫁外地,大女兒留在了身邊,然而前年的一次車禍無情的奪去了大女兒和外孫女的生命,痛失兩位親人這對李東榮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她甚至產生過輕生的念頭,趙文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把孤獨的李東榮接過來一起住。“多虧了文英,把俺接過來一起住,整天陪俺說話,給俺寬心,俺才挺過來的。那空落落的房子俺是不敢再住了。”李東榮擦了擦眼角的淚,又恢復了微笑。“人家從來沒有大戶人家的架子,平時待俺們就跟自家人一樣,俺們吃飯、穿衣都是她管,不讓俺們花錢。”田兆蘭接過話茬,她也是老伴剛走,就被請到這里來了。
??? 趙文英主動承擔起照料她們的義務,逢年過節提前買好油、面等必需品給她們送到家去。現在她正打算著吸納更多的“家庭成員”,再買些圖書,象棋等,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2.捐資助學眾人贊
??? 趙文英文很難忘記當時讀不起書的艱難生活,所以她特別關注孩子的上學問題。當看到每到下雨陰天的時候,孩子們為了上學弄的渾身泥濘,甚至有的被淋的生病,趙文英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于2002年為大田中心小學門前鋪好3公里磚路,方便了師生的出行,村民們拍手稱贊。2006年,鎮上修建明德小學教學樓,又捐出2萬元為孩子們購買圖書、學習用具。當對她的事跡要報道時,她說:“我捐錢不是為了出名,如果宣傳,那改變我的原意了,當時我沒能讀得起書,能為現在的孩子們做點事,心里高興。”幾名樸實的話透出她純潔、高尚的人品。多年以來,她每年參加鎮婦聯組織的“愛心獻春蕾”活動,和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結成對子,出錢資助他們完成學業。至今,她已資助了200多個貧困兒童,向社會捐資達200余萬元。2008年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難的第2天,她便從銀行取出自己積攢的1萬元“養老錢”,送到了鎮民政所,今年6月,縣民政局開展“慈善月”活動,她又讓兒子以公司的名義捐款5000元。“陵縣愛心大使”、“最具愛心捐贈個人”、“全縣十佳愛心使者”、“德州市春蕾計劃愛心使者”……等十幾項榮譽見證著她獻愛心的足跡。。
3.慈心成就村民樂
??? 富裕起來的趙文英總想方設法改變鄉親們的生活環境。2008年4月她和家人商量后,出資20多萬元把村里的11條街、下水道用磚鋪平,并修建了排水溝,改變了下雨天難出門的現象。
??? 2010年春天,趙文英又出資2萬元,在村里按上了太空漫步機、劃船器、腰背按摩器,跑步機等一組室外健身器材,鄉親們這個摸摸,那個看看,她們納悶,整天下地干活,還用得著這“機器”來鍛煉,再說這是城里人的專利,“時間長了,這腰酸背痛的毛病還真有所緩解。”69歲的張玉芳老人高興的對我們說。如今,這里已成了基山村及周圍村莊鄉親們的“樂園”。趙文英老人是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 夏天,趙文英看到盛夏夜晚人們在院外、村頭乘涼嘮家常,無所事事,就突發奇想,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沒啥愁事,何不組織個秧歌隊,即促進了鄰里團結,又鍛煉了身體。于是,在她的精心組織下,近30名婦女成立了秧歌隊,看到群眾們的熱情這么高,出資購買150套秧歌服裝、扇子。
??? 每到傍晚,姐妹們穿著鮮亮的秧歌服,在熱鬧、火爆的嗩吶、鑼鼓聲中歡快的扭著,村莊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相鄰村莊的人們扶老攜幼都來助興、觀賞。
??? 趙文英老人除了偶爾到大兒子的廠子里去幫幫忙,其余的時間全是做這些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有人說她傻,有人說她有錢花不了,可她說:“我也是從難處走過來的,現在條件好了,能多做點,就多做點,這樣心里高興。”
??? 除了對自己村的人有困難伸手相助,對其他村困難家庭她也慷慨解囊,2009年李官屯村的齊寶國因為車禍,身體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老婆在一年后的冬天因不堪忍受貧困的生活棄他而去,孩子還在讀初中,家庭遭此變故,齊寶國曾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趙文英得知情況后,不顧天寒路滑,帶上油面和3000元現金去看望。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趙文英時常派人送錢送物,噓寒問暖,趙文英老人為那些在貧困中掙扎的農村姐妹們送去了愛心和實實在在的關懷。她說,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又是無窮的,我希望每個人都擁有一顆悲憫之心,也許您的一點愛心就能留住一個人的生命,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
??? 趙文英老人的兒子也在老人的感召下,多次向陵縣多個中學提供助學贊助。2011年又向縣中學提供100萬的贊助,贏得了全鎮人民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