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治坤在細心地做蛋雕
?? 他不是藝術家,但他創造美。他用自己的方式感悟生活,記錄生活,裝點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充滿情趣。他樸實無華,不事張揚,用自己業余的時間和精力把心中的美好傳遞給身邊的人。他就是蛋雕愛好者張治坤。
◎40歲大男人愛上“精雕細刻”
??? 普普通通的蛋殼上,刻著各種不同的花紋,有機靈可愛的小老鼠,有樸實厚重的老黃牛,有雄壯威武的大老虎,一個個形象生靈活現。圖案的旁邊還配有小詩:“夜闌寂無聲,我行方從容。走遍千萬家,貧富全摸清。”“烈日苦耕耘,農夫鞭吾心。年年糧滿倉,無有我一份。”字體端莊清秀,時有變化,再加上流暢的線條、活潑的花邊、勻稱的布局,這樣的蛋雕,誰看見都會愛不釋手。
??? 出人意料的是,蛋雕的主人張治坤不是心靈手巧的小姑娘,卻是一位40歲的大男人。他在一家機器制造廠工作,他是怎么做起這門手藝來的呢?“我的工作單位離家比較遠,中午不能回家,就在單位上休息。2009年有一次上網的時候,我看見網上有人做這種蛋雕,覺得挺有意思,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試著自己做,結果還真做成了。”張治坤說,“做蛋雕首先要選材,要找顏色深的雞蛋,淺的刻上線條以后不夠明顯。刻的時候我先用鉛筆在雞蛋上畫好圖案,然后用刀把它刻出來。我的刀是自己用小鋼鋸磨成的。一開始因為怕把雞蛋弄壞了,就先完整的雞蛋上雕刻,然后才把蛋黃和蛋清取出來;后來漸漸熟練了,我就先在雞蛋上面和下面各打一個小眼,把蛋黃和蛋清吹出來,洗干凈了再雕刻。蛋黃和蛋清我都吃了,蛋殼就做成了工藝品,都沒有浪費。”張治坤笑談。
◎賦詩作畫的愛好為蛋雕“鋪底”
??? 蛋雕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藝術,除了要細心,有耐心,有雕刻方面的技巧外,還對圖畫、書法有要求。“我從小學時就喜歡畫畫,”張治坤說,“那時候流行看64開的連環畫、小人書,‘說岳全傳’、‘楊家將’什么的。我從小就喜歡描畫那上面的圖畫,有的同學看了喜歡,還會拿東西來換我的畫呢!現在我仍然喜歡畫著玩,所以往雞蛋上畫點簡單的圖還是不成問題的。”
??? 除此之外,張治坤還喜歡書法。“我的字并不是多么好,但我很喜歡臨摹。兒童樂園里時常活躍著一些寫‘地書’的人,拿著很大的毛筆,蘸著水在地上寫,我每到星期天不忙的時候,就喜歡早起一會兒,加入他們的隊伍。”
??? 在給記者看他的書法作品時,張治坤拿出了這樣一幅字:“熱鬧海棠怒放花,寂寞梧桐正抽芽。疾風卷起漫天雪,池塘盡是小荷花。”張治坤說,這是他在前不久刮大風時看見窗外海棠花被風吹落后有感而發,自己試著創作的。他喜歡文字,熱愛生活,而且時常能用心感悟生活,創作一些這樣充滿生活情趣的小詩。蛋雕上的那些小詩都是他自己創作的。
??? 就這樣,張治坤的愛好都巧妙地集中到蛋雕這小小的工藝品上來了。
◎小小蛋雕傳遞無限快樂
??? 張治坤做蛋雕,既沒有拿去賣錢,也沒有四處炒作。他把自己對生活的熱愛雕刻進去,然后把它們都送給了親朋好友。“我寫字、畫畫、寫詩、蛋雕,都是愛好,并不圖什么回報。”張治坤說,“我的作品能給朋友們帶來快樂,我就把這些小玩意送給他們裝點生活。同事有屬鼠的,有屬牛的,有屬虎的,我就雕出十二屬相的來,送給他們。我還把自己寫的東西發在博客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 雕刻蛋殼并不容易,必須要小心翼翼,稍微處理不好,蛋殼就會破裂或變形。張治坤曾經有過無數次失敗的教訓,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反而總結出了很多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地進步。現在,張治坤覺得,只在蛋殼上雕刻簡單的線條圖案已經不夠有趣了,他還在嘗試給圖案上色,甚至嘗試在雞蛋上雕刻山水畫,不斷挑戰自己。“蛋雕易碎,放置時間久了還易脆、易褪色,這些也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張治坤不斷地給自己尋找難題,然后探索方法攻克難題。“不過無論如何,工作還是第一位的,這些都只是業余愛好。”張治坤說,“我只是想用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把自己和周圍朋友們的生活都變得更美,更有趣。”
□記者 王曉松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