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光泉老人(左)正展示部分毛主席像章。
喬光泉老人收藏的部分像章
???近日,筆者來到齊河縣軍休所采訪,無意中聽到:在軍休所療養的退休老人喬光泉收藏了5000余枚毛主席像章,收藏時間長達45年。可在軍休所工作多年的老工作人員誰也沒有飽過“眼福”:老喬是個摳門老頭,一般都不給別人看。
????筆者帶著好奇的心情走進喬光泉老人的家,并說明了來意,沒想到老人同意了。對我們一遍遍叮囑后,老人才打開一個紅木箱子,拿出了一摞摞排列整齊的主席像章。有學生時代的,也有遵義會議時期的,種類齊全。這些像章質地大多由鍍金、純銀、銅、鐵、鋁等金屬制成,也有陶瓷、塑料等工藝的。
????滿懷敬意,翻看著一本本像章,聽喬光泉老人講起了過去他搞收藏的往事。
????喬光泉老人是齊河縣焦廟鎮賈莊村人,1953年入伍當兵。1966年開始了“文化大革命”,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收藏毛主席像章成了當時的一種潮流。?“當時,大家都戴毛主席像章,我也漸漸對收藏毛主席像章產生了興趣。尤其是主席離開我們后,收藏就變成了對主席一種懷念。?”
????“當時家里窮啊,弟兄們又多,工資大部分都寄回去補貼家用,自己只留下少部分。”回憶起當年的情景,老人說,那時候入迷的程度就是不吃不喝也得搞收藏。
????閑談中,喬光泉老人從盒中拿出了一枚純銀的像章介紹說,這是30多年前家在浙江的老戰友錢忠希寄給他的。二人在部隊是一起成長一起訓練一起提干的好兄弟。1967年錢忠希退伍了。臨行時,他叮囑喬光泉,要是出新款主席像章,一定要幫他買一枚寄回去。同時,錢忠希也會把喬光泉沒有的款式給他郵寄過來。兩位親密的戰友,就是靠一枚枚小小的像章傳遞著跨越時空的戰友情。
????喬光泉收集像章,如今已接近半個世紀了,這些像章一直跟隨著他輾轉青島、海南島、旅順等十幾個地方。喬老一直把像章當成寶貝,把它們珍藏在一個紅木箱里,很少打開給人看。
????“不打開箱子”是有原因的,生性敦厚的他為此還發過一次火。那是1990年他退休回到地方,外甥們自然會跑到姥爺身邊,纏著他講過去當兵時的事。喬光泉老人就拿出像章給孩子們看。也巧,那天老人要外出辦事。等他回來,孩子們已經把那些像章散了一地。“這是對毛主席的不尊重!”老人當時就火冒三丈,要不是有女兒攔著,他非打孩子們不行。從那以后,老人就把像章鎖起來,誰來看也不開箱。為此,孩子們還背地給姥爺起了個綽號:“摳門老頭”。
????摳門老喬也有不摳門的時候。在齊河,他有個特殊的職務——校外輔導員,定期到縣第一中學、第三中學等學校給學生們上思想教育課。有好多次,他大方地帶著他的像章,讓孩子們“開開眼”。他說:“經常讓孩子們聽聽主席那個年代的事,讓他們憶苦思甜,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這也是我收藏毛主席像章的一個目的。?”
□石勇?王小燕?朱英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