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嶺在全國原創歌詞歌曲大賽上獲金獎。
日前,中國音樂家文學學會傳來喜訊,在該學會舉辦的“頌歌獻給黨”全國原創歌詞歌曲大賽上,陵縣作曲家、德州幼兒師范學校副校長任秀嶺創作的歌曲《黨旗》獲得作曲金獎。
采訪任秀嶺是件快樂的事,雖然他已經54歲了,但那種對生活的熱愛、激情和睿智卻能實實在在地感染每一個和其打交道的人。
任秀嶺的老家在陵縣安德街道辦事處任橋村,這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小村莊,早在民國時期,“任橋小戲”“任橋秧歌”就享譽方圓百里,村里男女老幼幾乎人人都有一手或唱或跳的拿手戲。在這種文化氛圍的浸潤下,任秀嶺從小對音樂就有一種天然的敏感,一段歌或戲,他聽上兩遍就會唱,笛、蕭、二胡等樂器,拿到手擺弄幾下就能奏出曲子。 1978年恢復高考,懷揣對音樂的夢想,他考進了濟寧師范專科學校音樂系。
1980年畢業后,任秀嶺被分配到當時的陵縣師范(即現在的德州幼兒師范學校)當了一名音樂教師。在教書的過程中,他有時會創作一些兒歌歌詞或曲子,跟學生們分享交流。有一次,他把泰安一位詞作者寫的兒歌《蕩秋千》譜上曲子,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投給了當時的《山東歌聲》雜志(現改名為《音樂小雜志》),沒想到很快就給刊發出來。處女作的發表給了任秀嶺很大的鼓舞,他的創作熱情從此被點燃而一發不可收。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市場經濟的浪潮沖擊著國內主流文化,低俗的灰色童謠充斥校園。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任秀嶺非常痛心。在教學之余,他把精力放在了兒童歌曲創作上,寫出了大量清新、活潑、優美的兒歌,其中,《小背簍》獲中宣部第七屆“五個一”精品工程獎,《農家孩子》獲全國教師 “金旋律”征歌創作獎,《從小愛中華》《老師的目光》《老師的節日》《向未來出發》等歌曲,被拍成MTV,制成盒帶、光盤在全國發行。迄今為止,任秀嶺先后在 《人民音樂》《歌曲》《兒童音樂》等全國50多家報刊發表兒歌作品1000余件,1996年結集出版了《任秀嶺歌曲選集》。
1990年后,任秀嶺開始涉足成人歌曲創作。 “祖國蓬勃發展的腳步和老百姓日新月異的生活給了我無窮的創作靈感,我喜歡美好的事物,對祖國的愛、對親人的愛,這是人間最淳樸、最美好的感情,我要用最美的音樂把它表達出來!”此后,任秀嶺寫下了 《榜樣》《祖國,今生為了你》《告訴媽媽》等近千首贊美祖國、謳歌人間真情的歌曲。
任秀嶺說:“我是一個容易被生活打動的人,看到好的歌詞或創作到動情處,我經常會熱淚盈眶。 ”這源于他對生活的熱愛,源于他始終存留在心間的那份單純與善良。因此,在他的許多作品背后,都包含著感人的故事。
2008年,黑龍江詞作者秦笛把一首歌詞《最親是娘》寄給任秀嶺,歌詞對母愛的謳歌讓任秀嶺熱淚盈眶,于是他飽含真情地為歌詞譜下曲子,并在幾家國家級音樂雜志上發表。 2009年1月的一天,任秀嶺接到一個長途電話,來電者叫黃彥,是重慶市秀山縣孝溪鄉紀委副書記,他說,他的父親多年癱瘓在床,是母親用瘦弱的雙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把他們姐弟幾個拉扯成人。如今,年邁母親仍然照顧著病重的父親、牽掛著早已成家的孩子們。黃彥說,他在雜志上看到任秀嶺譜曲的《最親是娘》后,想自己把它演唱出來,并將以母親為主角拍成MTV,希望能得到任秀嶺的支持。黃彥的真情告白感動了任秀嶺,他當即表示同意,并多次打電話從演唱技巧、感情運用等方面給予指導。一個月后,黃彥拉著全家老小拍攝的那段表現母親慈愛善良的MTV在網絡上曝光,立即引發了億萬網友的熱捧。
如今,雖然已經是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音樂教育學會、中國聲樂教育學會、山東音樂家協會等會員,但任秀嶺仍謙虛地說:“只要生命不息,我為時代謳歌、為真情歌唱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
□本報記者 井璐 本報通訊員 馮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