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鳳勇與失足少年談心。
??? 在樂陵市人民法院,有一位全國聞名的法官。 10年來,他工作勤勤懇懇、善于思考、勇于創新,工作成績和經驗在全國法院系統宣傳、推廣。他愛孩子,愛自己的孩子,愛那些犯過錯的孩子,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 他就是樂陵市人民法院少年綜合審判庭庭長賈鳳勇。
???推動中國法制進步的“前科消滅”制度
??? 記者來到樂陵市人民法院少年綜合審判庭辦公室的時候,庭長賈鳳勇正在整理一摞《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警示書》,“這不暑假快到了,暑假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多發期,我們印了些材料,分發給各個學校。 ”賈鳳勇對記者說。
??? 采訪的同時,記者觀察了這間辦公室,辦公室挺寬敞,但有一半地方被辟為法律咨詢臺、宣傳欄,各種書籍材料堆得滿滿當當。賈鳳勇隨手拿了一本簡·奧斯汀的 《傲慢與偏見》,對記者說:“偏見比無知更可怕,我們現在所做的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消除偏見,給這些犯過錯的孩子們一次機會。 ”
???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賈鳳勇做了很多工作。他為每一位失足少年建立了詳細的檔案,檔案中包括他們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性格特征等,這樣就可以深入細致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教育。他堅持“親情教育”等方法,讓犯過錯的孩子們從親情中、從溫暖中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前科消滅”制度。
??? “前科消滅”是指“未成年犯罪人員在復學、升學、就業、擔任無法律明文限制的公職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免除前科報告義務,前科消滅后重新犯罪構成累犯的除外”。此制度的目的是幫助那些失足青少年重新融入社會開始正常生活,為他們撫平 “傷痕”。如今這一制度已經走向成熟和規范化了,但在當初,為了創立和完善這一制度,賈風勇和他的同事們付出了許多努力,克服了不少困難。
??? 整個中國都沒有類似的成熟的制度,要推動這項制度的創立,無疑需要堅定的決心和巨大的勇氣。作為一個小縣城的普通法官,沒有幫助失足孩子的強烈渴望和對這些青少年的深沉關愛,恐怕很難拿出這份魄力去搞這種全國首創。 “當時風險非常大!很多人認為太冒進。社會上很多人對少年犯還是有看法的。”賈風勇回憶。具體操作環節也不簡單,要實現前科消滅,只有法院的證明是不夠的,免除前科報告義務需要社會多個部門的認可,與各部門的協商與聯動是必需的。賈風勇與同事們不懈地努力,成功建立了與工會、婦聯、共青團、教委、民政局、公安局、檢察院等部門的聯動機制。另外,對失足青少年的教育引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不堅定他們改過自新的立場,消除前科報告義務也只能是無用功。為此,賈風勇通過成立未成年人法律保護中心、進行“圓桌審判”、成立“新生業余學校”等六項措施來幫助這些孩子們認識“出軌”原因,尋找人生新起點。
??? 苦心得到了回報,通過這一制度,95名少年犯重新回到社會學習、工作、生活,再未犯罪。 “前科消滅”制度也得到全國法律界的關注和肯定,更為了不起的是,這項工作直接推動了中國立法的進步,2011年5月1日起實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第十九條提出:在刑法第一百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 ”這短短一條修正案就是對“前科消滅”制度的詮釋。賈風勇面對工作的成功給他帶來的很多榮譽時,依舊是那句話:“我不圖別的,只是為了挽救孩子們和他們的家庭。”
???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
??? 賈鳳勇的文件、筆記本甚至電腦屏保上都有一句話——“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 賈鳳勇的妻子是名中學教師,他們有兩個孩子,但是就像命運的捉弄,他們的兩個孩子都有先天性智力障礙。賈鳳勇愛他的孩子們,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去參加應酬,忙完工作就會回到家陪兩個孩子。
??? 他把對自己孩子的愛也帶入了工作中,他對那些犯過錯的孩子有著同樣深切的愛,認識他的人也都能講出他與孩子們的感人故事。
??? 2006年8月的一天上午,賈鳳勇接到一個電話,是樂陵茨頭堡鄉某村支書打來的,這位村支書告訴賈鳳勇,他們村有一個孩子,姓杜,父母離婚后父親去外地做買賣,母親改嫁,現在跟著80多歲的爺爺生活。今年小杜考上了高中,但是家里拿不出學費,他父親在鹽山,也不管自己的孩子……賈鳳勇聽到這些,立馬趕到了小杜的家。到小杜家時,小杜正在做午飯,他一只手往爐灶里填柴火,另一邊拿著一本書……這場景深深打動了賈鳳勇,他當即掏出1000塊錢給小杜,并向他保證,一定讓他讀書,一直讀到大學!
??? 回到單位,賈鳳勇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樂陵二中,向二中校長說明小杜的情況,校長也被小杜的故事打動,表示可以減免他的學費。做到這一步,賈鳳勇已經可以問心無愧,但賈鳳勇并不滿足于此,他覺得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小杜的問題,他想做的更多。
??? 經過多方打聽,賈鳳勇得知小杜的父親杜某在河北鹽山一帶做買賣,于是一個周末,他自掏路費帶著小杜來到鹽山,開始了尋人之旅。幾經周折,他找到了杜某,可是他并不想承擔撫養小杜的責任。賈鳳勇開始不停地給他講道理,用一些具體的事例感化他,也許是眼前這個沒穿制服、樸實誠懇的法官感動了他,最后他決定每年拿出3000塊錢給小杜。拿著3000塊錢回到家鄉,小杜80多歲的爺爺失聲痛哭,拉著賈鳳勇的手說:“我的兒子我自己都管不了,幸虧有你這樣的好法官! ”
??? 類似的事情,賈鳳勇每年都會做好幾件,他和他的同事朋友們早已習以為常。跟他在同一個辦公室的劉剛說,賈庭長的一行一動都在詮釋著“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這句話。□本報記者 張曉航 任立松 實習生 劉文釗 本報通訊員 賈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