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作品就是一個人。一個人的狀態,都寫在自己的作品里。
????王倩,德州學院美術系設計教研室講師,一名致力于設計教育事業的“園丁”,對待每一件作品,她有著自己的追求:“作品的完成,不僅要依靠一時的靈感,而且還需要多年的練習和努力。?”
????“我學習的過程還是挺順利的,沒有太大的波折”王倩回憶說,“最辛苦的時候就算是高考前了,那時候的我獨自在濟南學習專業課,幾乎每天都是連軸轉,上午、下午和晚上都有不同的專業課,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感覺自己就像個‘鐵姑娘’,通過努力,我順利考入了魯迅美術學院,選擇了自己喜愛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大學老師的建議下,最終我選擇了出國深造,在韓國讀研期間,感受到了不同的風土人情,使我的設計思維有了新的火花。?”
????什么是設計??“簡單的說,就是‘在無序中尋找有序的存在’。而一個‘序’字,那是一生也修不完的。把住這個原則,作品才是唯一的,才可以稱之為設計作品。?”王倩說,“當然,形式是至關重要的,這直接決定作品給人帶來怎么樣的第一映像。一味的追求獨特,那樣看似是設計,卻遠遠跑題了。本著任務的要求與主題的本質深度挖掘,一個字體,一個標點,一個符號,甚至是一個底紋上面的局部微小肌理,都是與主題本身息息相關的,有限的畫面,看似小,卻也是個宇宙,不和便不穩,不穩就無秩序。?”
????“興許在行外看來,設計師是充滿個性、不走尋常路的職業。然而,我認為設計應該是件平易近人的事,做平和,做深入,不偏激,不浮躁。成功設計師的思想是天馬行空的,不拘泥于傳統,不受制于舍得;嚴謹之分析,恰當以定位,深邃于細節,適應而表現。?”王倩對設計有著自己的見解。
????如今,教師的職業給她提供了一個傳播設計的夢想花園,她指導著學生參加比賽和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完整的經驗并體會到設計過程中收獲的快樂。?“以后要深入做好的工作是加強設計人才的多學科基本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注重文化知識積累、專業表達、應用技能、審美素養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為德州文化事業培養更多的設計人才。?”王倩說。
????□本報記者?紀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