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張光前
年齡:85歲
串門地點:德州監獄單位宿舍11號樓
職業:離休干部
時間:21日下午6點
在監獄宿舍,住著一位85歲的老人,他1947年便參加工作,有5個子女,如今4個已經退休,四世同堂的他最喜歡看報寫字,閑暇時就和一群老年朋友拉京胡、唱京劇。85歲高齡的他依舊耳不聾眼不花,家人能和睦相處是他的驕傲。他,就是張光前,一位已經離休的監獄干部。本期記者就帶您走進這位耄耋老人的幸福生活。
◎工作是為服務于民
張光前老人是1947年參加工作的,當記者問他當年參加工作時的心情時,老人毫不猶豫地回答:“高興啊!興奮啊!因為參加工作就表示我可以為人民服務了。”
老人剛參加工作時是在臨邑縣任小學教師,先后在臨邑縣公安局、德州公安處、德州監獄做監管工作,直至1987年離休。對于自己的工作,張光前介紹說,監獄的工作很枯燥,必須要有耐心。工作中讓他印象最深的便是1958年和兩名同事到西安公安學院學習的3年時光。“當時我們3個被派到西安學習,整整3年,雖然在這3年中連春節都沒能回家,但是卻學到了很多知識,現在想想,那3年過得相當充實。”每每說起工作,張光前老人的第一想法就是“為人民服務”。
◎老人立志撰寫家史
閑暇時老人特別喜歡寫寫畫畫,而且他還有一個想法——為家族寫一本家史。“我有5個兒女,孫子輩有6個,現在的我是四世同堂。平時閑來無事我就喜歡看報寫字,我寫過不少文章,有些已經發表在報刊雜志上,因為有這樣的基礎我才萌發了寫家史的想法,目前一些基本內容已經撰寫完畢,我想找一位專業人士為我理順些思路,也算是為后代留下點東西。”張光前說,“我還報名參加過幸福家庭的比賽,而且獲得了‘幸福家庭’的榮譽。”
記者還了解到,張光前老人也是《德州晚報》的忠實讀者。“去年德州晚報試刊期間,我每天都看,孫子結婚我沒來得及看報紙,便把報紙帶到了婚宴上,他們還說我是看報看得著迷了。”
◎不生氣不著急是長壽秘訣
張光前老人介紹,他一家四代算下來有二十幾口人,只有逢年過節才能聚到一起。“其實一大家子在一起,不可能沒有矛盾,我之所以活得這么開朗、長壽,主要是因為我的性格,不生氣、不著急是我長壽的秘訣。”另外,張光前還告訴記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必要的鍛煉也很重要,不僅是身體的鍛煉更是腦子的鍛煉,我耳不聾眼不花就和長期看報有關。我還會和一些京劇朋友在一起唱唱京劇,聊聊天。”
記者見到張光前時,他的左眼還有點腫。“下大雨的那天晚上12點,得知一位同事去世后,我便冒雨趕去了,因為著急,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成這樣了。”他的女兒告訴記者:“父親就是這樣的人,朋友同事有什么事兒總喜歡沖在第一個,從不考慮自己的年齡,是個十足的熱心人。
記者的話:
采訪結束的第二天,記者再一次接到張光前的電話,他說自己寫了一首詩來描述自己的家庭:“五子登科耀門庭,六孫同榜揚美名。幸福曬到全過去,四世同堂天籟聽。”目前他雖然已經離休二十余年,卻一直保持著樂觀的心態,讓許多人自嘆不如,他積極的學習精神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記者王賽賽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