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獲得的榮譽。
高空排練,絲毫不敢馬虎。
指導老師認真糾正每一個動作。
小學員們相互配合,排練高難度動作。
每天必上文化課。
訓練完畢,指導老師給孩子們按摩。
??? 8月25日,在市雜技團,小學員們正在忙著排練節目,團長張治國說:“我們剛剛獲得第八屆中國雜技金菊獎第三次全國雜技比賽銀獎,現在又開始準備參加省第五屆雜技魔術比賽展演頒獎晚會,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我們的人才培養機制。 ”
??? 2008年,市雜技團面向社會招考了27名小學員,其中最小的9歲,最大的14歲。為了讓這些孩子盡快成才,走上舞臺,市雜技團打破傳統的培養方法,提出興趣培養法,充分尊重每名孩子的意愿,根據每個人的先天條件,讓孩子自由選擇訓練項目,因材施教。雜技團每天還安排1個半小時的文化課和1個小時的舞蹈課,以增強小學員的綜合素質。
??? 訓練是枯燥的,在訓練中受傷是經常的事。在蹬鼓節目中,一個鼓有8斤重,一不留神就會被砸到,小學員們砸疼了咧咧嘴、哭兩聲,再接著練。雜技教師張書坤說:“這些孩子都很努力,自愿增加訓練時間,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登上了雜技舞臺,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張治國告訴記者:“這批小學員畢業后,將全部充實到雜技團演員隊伍中,雜志團的年齡結構將更趨合理,形成良好的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德州雜技會永葆活力”。
□本報記者 鄒斌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