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他初中畢業后加入到了打工大軍中。
他輾轉德州、濰坊、青島等多個城市,做過飯店勤雜工、蒸過包子、蹬三輪車送過貨,握過焊槍……
經過喧囂的鬧市,他曾垂涎過飯店里的幾樣小炒,可憐囊中羞澀,只能在飯店門口聞聞氣味作罷,回到住處繼續啃饅頭吃咸菜,雙眼里不時留下委屈的淚水。
2011年8月,他重回故鄉德州。雖然臉上寫著與年齡稍顯不適的滄桑,但他有著一個令人意外的身份——青島某電力設備公司的生產廠長。
◎包子鋪里“生”出技工夢
1995年,劉吉春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高中。家人決定讓他外出打工,那年他17歲。
他孤身一人來到德州,由于沒有技術,他只找到了在一家包子鋪做勤雜工的工作,每月的工資是120塊錢。生平第一次只身“遠出”來德州,人生地不熟,劉吉春心里終日“忐忑”,怕出什么錯誤,干起活來便也非常能吃苦受累?!袄埸c臟點無所謂,別叫老板說咱這小伙子不行。”一段時間后,老板便開始重用他——教他蒸包子。
三個月后,他學有所成,能非常熟練地和面、搟皮、調餡兒、包包子,老板也準備給他漲工資。但此時他卻接到家人讓他辭職的電話,“父母覺得會蒸包子不算什么出息,有門技術最好,能立身立業?!彪m然劉吉春對包子鋪有點不舍,但還是離開了,“會一門技術,當名技工,成了我的夢想?!彼叵肫甬敃r的決定說。
結束三個月的包子鋪工作后,家人安排劉吉春來到了濰坊的一家機械廠工作。提到濰坊,劉吉春親切地喚作是自己的第二故鄉,因為他在濰坊打拼了14年。
◎拉零件的三輪車夫很“難過”
萬事開頭難。來到機械廠本想能找個技術崗位學點手藝,但他卻被安排了一個“外跑”崗位——蹬三輪車送貨。工資210塊錢,比包子鋪漲了近一倍,劉吉春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每月有了210塊錢,我可以在濰坊維持生計了?!眲⒓赫f。
劉吉春每天蹬著三輪車拉著沉重的“鐵哥們兒”,穿梭在濰坊市區的大街小巷,累了、熱了,就找個路邊陰涼地兒歇歇腳?!安胚M廠,肯定要受點鍛煉,咱老實地干活,早晚有天會讓咱下車間當技術工人?!眲⒓簯阎鴮Ξ敿脊さ你裤剑恐吭聝H有的210塊錢,用意志和雙腳與肚子較量了一年多。
飯點時蹬車路過飯店門口,是劉吉春最“難過”的時候。飯店里飄出的菜香,似乎在故意誘惑他的轆轆饑腸。但是,下館子搓一頓對那時的他來說簡直是一種奢望。“210塊錢的工資在1995年算是濰坊的一般工資,但咱不能揮霍。一方面要照顧自己的衣食住行,年底還要留點錢往家里交?!眲⒓褐荒苈劼勏阄逗螅闷\浀碾p腿繼續蹬車前行,回到住處吃饅頭啃咸菜充饑。
◎“小劉”成“劉師傅”,圓了技工夢
在機械廠工作一年多后,劉吉春的技工夢想并沒有實現。他決意離開,并成功跳槽到了濰坊某鋼管廠。
鋼管廠的工資和機械廠一樣,重要的是他可以進車間干活,當焊接學徒工?!半姾腹ぷ鞣浅@郏卜浅?,工人的眼睛也常被強光灼傷?!奔幢憷щy重重,劉吉春還是非常珍惜這份工作,“因為這是技工!”他說。
劉吉春在這個廠子一待就是13年,由從最初的“小劉”變身“劉師傅”,工資也翻了四番,漲到了三千多塊錢,當地的技工學校經常請他到學校“客串”講師。2009年,青島某電力設備公司籌建,公司領導慕名前來,以年薪7萬塊錢的報酬,挖走了劉吉春,讓他負責全廠的生產和工藝流程?!昂芏嗤獬鰟展さ哪贻p人,由于學歷有限,只能進工廠車間做操作工,但年輕的打工弟兄們一定不要虛度歲月,要把打工當成自己的一種事業,火候到時便是一片廣袤天地。”劉吉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