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玉在清除垃圾。
??? 齊河縣“馬路天使”趙愛玉,18年來辛勤工作,獲得了17個市、縣級榮譽稱號。如今,她仍然干勁十足,她說——
??? “刷、刷、刷……”在清晨的寂靜中,掃帚掃地的聲音顯得格外清晰。齊河縣環衛工人趙愛玉負責清掃的齊晏大街是縣城的 “門面”,路旁就是寬闊的迎賓廣場,她每天要趕在晨練的人到來前把路掃干凈。 10月6日這天,在一個下水道口處蹲下來。昨夜的一場急雨將附近市場的垃圾沖堆到下水道口,被水一浸,沾在了鐵箅子上,有的“藏”在縫隙里。她開始用手一點點撿拾垃圾……“你看這里,要清除干凈這些小草;這個墻根,里面的糖紙要撿起來……”趙愛玉忙完自己的活,趕忙指導“徒弟”工作要領。 18年來,經她帶出的“徒弟”就有10多個,有7人成了縣級以上勞模或先進工作者。
??? 趙愛玉成為環衛工人,主要是因為生活困難,要補貼家用。1993年,家住晏城鎮東宋村的趙愛玉遇到了難事:丈夫不幸傷了右胳膊,造成肘關節壞死,做手術花掉了1萬多元。當時兩個兒子只有五六歲,一家人僅靠幾畝地過活,于是她挑起了家里的大梁,加入了縣環衛隊,成了一名“馬路天使”。
??? 工作中,趙愛玉常常受到委屈,有時車輛濺她一身水揚長而去,有時會被人嘲笑找了個不體面的活,她也常會流下委屈的淚水。但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給了她工作的動力。一天早上,正忙著打掃街道的她抬頭一看,發現“兩把小笤帚”從遠處跑過來。原來是她兩個兒子放學后,跑來幫她打掃衛生。 “媽媽,老師說了勞動最光榮,大家都應尊重你們,以后一放學我們就來幫你干活。 ”摸著兒子紅彤彤的小臉,她流下了熱淚。
??? “任何勞動如果能獲得別人的尊重,肯定是件幸福的事。環衛工作更是如此,需要所有居民共同參與才行。 ”趙愛玉說,總是有少數居民,習慣將垃圾隨時隨地亂扔,甚至隨地傾倒。在她負責的路段上,有幾個賣雪糕的攤點,顧客買完雪糕順手就把包裝紙扔到地上,她什么也不說,顧客扔一片,她就撿一片。一連6天她每天都到雪糕攤前“蹲守”,商販感到很不好意思,買了紙簍放在旁邊,并提醒顧客把雪糕紙扔進紙簍。在她的影響下,該街道沿街的20多個經營戶自動當起了“編外環衛工”。
??? 近年來,該縣的大街小巷變得越來越干凈。“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換來城市的美麗”,這樣的觀念深入人心。每年在最熱的時候,有人給他們送綠豆湯、送防暑降溫藥;在最冷的時候,有人給他們送手套和口罩。
??? 趙愛玉欣慰地說,付出換來的回報不止這些。德州市勞動模范、齊河縣環衛標兵……18年來,她獲得了17個市、縣級榮譽稱號。她永遠也忘不了2007年她被評為市勞動模范時的情景,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大家問她有何感受時,她熱淚盈眶地說:“得到別人尊敬,獲得社會肯定,再苦再累也值了。 ”
??? 如今趙愛玉的丈夫干買賣一年收入20余萬,家里生活富裕了,但她仍然堅守在環衛崗位上。她說:“這份工作給了我信心和榮譽,也讓我有機會為大家服務,雖然累,卻是很快樂的事。 ”□本報記者 徐冬曉 本報通訊員 石勇 許威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