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愛心筆”活動現場,史運倉在向學生發放愛心筆。記者 劉振興 攝
10月24日,一場小雨過后氣溫驟降,但天藍云淡是個好天氣。德州善源救助會會長史運倉的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晴朗,他拖著一雙殘腿,艱難地將10盒共1200支愛心筆搬上了電動三輪車。由本報和善源救助會聯合發起的“百萬愛心筆”活動,得到了德州學院大學生的支持,他要去給大學生送愛心筆,以籌集善款幫扶貧困殘疾人家庭幫扶。
◎身殘心善牽頭愛心團隊
????史運倉1972年出生于黃河涯鎮大史社區一戶普通農民家庭,6個月時患小兒麻痹癥導致右腿殘疾,7歲時又因為意外摔傷了另一條腿。因為家境貧困,他從19歲開始就拖著兩條殘腿輾轉于石家莊、包頭、青島等地打工,在外漂泊10余年,歷經磨難。后來,他返回德州老家,買了一輛電動三輪,成為一名出租三輪車司機,月收入僅四五百元,妻子則在家種田。
????即便是在農村,史運倉的家也算得上是貧困家庭,但這名憨厚的漢子卻有著一顆博大的愛心。2008年3月,史運倉聯合幾個同樣身有殘疾、開出租三輪車的兄弟成立了德州市善源救助會,開始對身邊需要幫助的普通貧困、殘疾群眾進行救助。
????汶川地震發生后的第二天,史運倉就和善源救助會的幾名成員一起來到市慈善總會,將前一天跑三輪的部分收入捐獻給災區人民。此后近一個月的時間里,他每天下午都會把當天的捐款送到市慈善總會。由于史運倉還要養家,他為了省錢在城區租車庫居住,常常兩個燒餅就是一頓飯。可是,他和他的愛心團隊卻每人每月拿出一部分錢,為需要幫助的人雪中送炭。
◎心系他人愛心不言苦
????2010年11月,為了在國際殘疾人日這一天,實現善源救助會慰問10戶特困殘疾人家庭的理想,史運倉騎著電動三輪到處“化緣”,籌集了米面、衣物等用品。但看到那份30多人特困殘疾人名單,史運倉有點發愁——籌集的物資只能救助10個特困殘疾人家庭。“為了核實情況,讓大家的愛心真正用在最需要的殘疾人身上,我騎著電動三輪,在德城區、平原、武城、陵縣整整跑了一個月。”時隔近一年,說到當時的情況,史運倉仍然十分激動,“有一次,我去黃河涯鎮的李茂祥家核實情況,騎著三輪車不慎沖進了幾米深的河溝,幸虧溝里沒水,否則就完了。當時我爬上路邊,好心的路人幫我把三輪車拖上了岸。”當10個特困殘疾人家庭收到了慰問品,站在一邊的史運倉偷偷抹了一把眼淚。
????幫扶癱瘓20多年的安振星,在火車站蹲候7天為淄博旅客找回丟失的包,送流浪的諸城殘疾老人孫水玉回家,幫助被騙青島老人潘家其返家,資助殘疾人齊保國女兒上學……這些只是史運倉愛心救助的一小部分。“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事,”史運倉卻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輩子做好事并不難。
◎不因質疑停下行善的腳步
????史運倉家境貧困,2009年市政府為整頓市區交通環境,決定取締三輪營運,特別是存在安全隱患的殘疾人載客三輪,史運倉帶頭響應號召。失去了這個營生,史運倉家中的生活就更加貧困了,然而他行善的腳步并沒有停下。有很多人質疑史運倉,對他說些難聽的話,甚至有人直接就當面指著他說:“你只想著自己出名,自己的家都養不了。”還有人懷疑他從中謀私利……面對種種質疑,史運倉從不為自己解釋,也沒有因此停下行善的腳步,因為,他問心無愧。他用行動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一些極具社會影響力的愛心人士紛紛加入他的善源救助會,其中有政府公務員、企業老板、媒體工作人員、法律界知名律師等等。
????如今三年過去了,史運倉仍然在慈善的路上勇往直前,現在向他們求助的越來越多,僅靠史運倉這些愛心殘疾人自身的能力已無法再幫助他們了,可他不會放棄,他說:“我們的能力有限,我們可以感召那些有能力的愛心人士加入我們,因為我們的社會需要溫暖,需要愛心。”
????□記者?孫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