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巖巖幫助病人翻身。記者 劉振興 攝
□記者 吳杰 通訊員 楊梅
本期美好人物推薦者:崔長玉
“有一個護士姑娘,不怕苦不怕累,把我們病患照顧得特別周到,洗頭洗腳還幫著點開塞露,真是特別讓人感動。沒見過這么好的孩子,沒受過這么好的服務。”近日,市民崔長玉致電本報美好人物熱線2220000,推薦德州市立醫院外一科護士孫巖巖為“德州美好人物”。
記者隨即來到德州市立醫院外一科病房,見到了因腰骨折住院的崔長玉老人。“來這里住院,所有的護士對我們都特別好,但是孫巖巖讓我住在醫院有了家的感覺。”崔長玉說,“一般住院的病人,都是護士在旁邊指導家屬怎么照顧病人,但孫巖巖這個孩子卻親自操作,換藥、端屎、翻身,能不感動人嗎?”
◎同事眼中的她:勤快、踏實,不知疲倦
“孫巖巖所做的是我們的日常工作,每一個護士都是如此,但她來醫院僅僅一年的時間,我目睹了她的成長,眼里有活,勤快踏實。”護士長王冰說,孫巖巖剛來醫院的時候理論考核不及格,但是如今她已經躍升到前幾名,科室成立監護室后,她被派到監護室工作。新的崗位新的流程,每一次指導她都認真地聽,嚴格地執行。“很多次,家屬們向我稱贊孫巖巖,我故意問她都做了什么?家屬們爭先恐后地跟我說,她給病人翻身拍背、倒尿、看監護,她給難受的病人按摩,給蹬被子的病人蓋好被子,做了好些事,反正閑不住。”
大夫吳曉林常常跟孫巖巖上一個時間段的班,在他的眼中,孫巖巖是個極其負責的護士。“孫巖巖夜間12小時值班從來不合眼瞇一會兒,監護室常常有三四個病人,她總是把工作理得井井有條,不論病人多還是少,從來沒見她上班閑坐著,真是不知疲倦。”
◎病人家屬眼中的她:比親人還親的白衣天使
“20多歲的小孩,有幾個給家里的老人用手摳過大便的,更何況是素不相識的醫院護士。孫巖巖這孩子就能這么做,真是讓人佩服和感動。”在德州市立醫院的老干部病房,剛剛從外一病房轉來的83歲老人于德水的女兒激動地說,“在重癥監護室里住的時候,隔壁病床上有一個病人晚上大便了六七次,孫巖巖不停地給他清理大便,還幫助患者清理肛門。有一次一個病人大便不通暢,孫巖巖這個孩子帶著手套將病人的大便一塊一塊地摳出來。一般人誰不嫌臟呀,真是比親人還親!”
上白班還好說,上夜班打亂人正常的作息規律,而孫巖巖卻精神抖擻。“我有時候想,這個孩子還能天天堅持這么好的服務嗎?有幾次我悄悄進病房,她仍舊悉心護理,真是家屬在不在一個樣。”于德水老人的女兒說。
◎她眼中的工作:辛苦不怕,對得起職責最重要
孫巖巖身材瘦小,臉上還帶著過敏未退去的痕跡,記者見她從一個病房到另一個病房,十分忙碌。為了不打擾她的工作,記者在一旁靜靜地觀察:她給病人換藥水、做口腔護理、幫病人翻身、向家屬和病人詢問病情……細心又周到,忙得不亦樂乎,真是小體格有大能量。
11點鐘,忙碌了一上午的孫巖巖終于有一點時間能和記者聊一聊。出生于武城農村的孫巖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從小并沒有做過苦累活兒,但參加工作后,卻能承受繁重的工作量,每天最少護理9個病人。“當護士就得有責任心,如果我眨一下眼,病人病情有變化沒有觀察到,就會釀成悲劇。所以,一點兒也馬虎不得,精神必須高度緊張。”孫巖巖非常嚴肅地對記者說。
談起對病人的悉心護理,孫巖巖謙虛地說:“大家都跟我一樣,我沒什么特別的,像我們的時護士、魏偉護士跟我做一樣的工作。我們當護士的掌握的醫療常識比家屬多,幫家屬護理,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情況。”
由于經常上夜班,孫巖巖的睡眠并不好。“我從來沒有跟爸爸媽媽說起過我的工作內容,別人覺得護士是一個很風光的職業,但我卻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和職責,選擇了護士,就要對得起這份職責吧。”只有25歲的孫巖巖這樣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