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濤全神貫注地調試鋼琴。
一個對音準要求苛刻的職業
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當人們感嘆于鋼琴家的演奏技藝,陶醉在美妙琴聲中時,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演奏者的光環里,也凝結著另一群人的心血:鋼琴調律師。在德州,就有這樣一位鋼琴調律師,他叫高洪濤。
鋼琴有88個琴鍵,擁有所有樂器中最寬的超過7個八度的音域,幾乎包括了音樂中所有的音高。一臺鋼琴有上萬個零部件,200多根琴弦,如何把每個音都調準確,是一項很高超的技術,尤其是一些高水平的音樂會,對音準的要求更是嚴格。近年來,我市舉辦的一些專業水準音樂會,如鋼琴家劉詩昆音樂會、瑞典鋼琴三重奏樂團演出、新華交響樂團演出、孟昭君等歌唱家的演唱會等,鋼琴調律工作都是由高洪濤完成的。高洪濤說:“這些專業人士對鋼琴音準的要求近乎苛刻,絕對是檢驗鋼琴調律師的‘試金石’。 ”
一條艱難的學藝之路
1994年,高洪濤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因為經濟拮據,高洪濤不得不靠當鋼琴家教來維持生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上了鋼琴調律這個行業。后來,在山東師范大學陳一鳴教授的引薦下,他拜全國著名鋼琴調律師、時任中國音樂學院教務處處長的王興龍為師,系統地學習鋼琴調律、維修等課程。回憶起拜師學藝的那段日子,高洪濤感慨地說:“在完成正常學業的同時,還要兼學鋼琴調律,現在真懷念那種又累又充實的學習生活”。大學畢業時,高洪濤不僅拿到了畢業證,還拿到了調律專業證書。
畢業后高洪濤開始背上工具包,穿梭于全國各個城市,做起了專職鋼琴調律師。為了進一步提高調律技術,他走遍了中國的鋼琴廠,每到一家琴廠,他都要在那里呆上幾天,他說:“只有熟悉了鋼琴從生產到出廠的每一道工序,在調琴的時候才能把音律調得更加精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