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仁鋒是寧津縣藥監局的一名普通職工。走進他家,仿佛進入了一個小型的面塑博物館,精致的玻璃框內擺設著各種各樣的面塑人物,婀娜多姿的仙女、天真爛漫的娃娃,以及八仙過海、三國演義等故事中的人物,一件件造型各異、栩栩如生。其中,一件關羽的面塑,高僅有10多厘米,但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唇若涂脂的形象,刻畫的活靈活現,就連關羽手中青龍偃月刀上的青龍都雕刻的細致入微。王仁鋒說:“面人最難捏的是頭,臉部表情是最難的。其次就是一些細小的配飾,但是每完成一件作品,心里就特別有成就感。?”
????王仁鋒與面塑結緣是在6年前,北京的面塑師傅來寧津做面塑展示,王仁鋒眼看著面人師傅將五顏六色的面團在手里隨便搓捏幾下,就會變幻出一個個可愛的面塑形象,他一下子就迷上了面塑藝術。都說“人過三十不學藝”,但王仁鋒還是忍不住仔細的去觀察,將師傅捏面人的每一個細節都默默地記在心里。他回憶說,那應該算是他的啟蒙老師了。不過,真正手把手教他的師傅則是——網絡。王仁峰一心想學習、鉆研面塑,但在縣城的學習條件有限,他就每天在網絡上搜集面塑制作視頻、文章及面塑愛好者貼吧,自己跟著視頻一步步地練習配料、制作,有看不懂的細節就在網上詢問一些同樣愛好面塑的朋友。他對面塑的真誠感動了天津的面塑老師趙海靜,趙老師經常在網上回答他的疑問。王仁鋒還專程到天津拜訪趙海靜,在趙海靜的指點下,他學會了用隨手可得小刀、竹簽等工具,將面塑雕琢的活靈活現。通過潛心鉆研、刻苦練習,他的面塑技藝越來越精湛,王仁鋒就這樣自學成才了。
????當他把做好的面塑展示給同事們時,大家都不禁驚嘆平時性格豪爽的他,竟能做出如此細致的藝術品。如今,為了讓身邊的人都認識、喜歡面塑,王仁鋒不斷創新花樣,中國龍、卡通形象也出現在他的作品里。他說:在自己的帶動下,女兒也經常會跟著他做面塑,雖然只是簡單的小魚、小鴨,但是只要接觸了這門藝術,就能在傳統文化中體驗到快樂。
????□本報記者?井璐?本報通訊員?張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