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華在給患者診療。 張超攝
王國華、丁成芬夫婦是鹽山丁氏正骨世家的第13代傳人。他們在慶云縣開了一家骨科門診,專門治療骨傷、跌打損傷和頸肩腰腿疼。 30多年來,他們一直堅持為殘疾人和家庭困難的患者提供半費甚至免費治療。當得知本報開展創建“雷鋒服務站”活動時,王國華當即決定參加活動。
3月12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慶云縣開元大街北首的丁氏正骨門診。
走進門診,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走廊里各式各樣的錦旗, “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妙手回春、醫德高尚”……這些都是患者送來的。王國華、丁成芬夫婦不僅有精湛的醫術,還以 “濟世救人”為行醫原則,堅持做好事,在社會上得到了極大的贊揚和褒獎。
每天都在做好事
“很多人不用說自己困難,一看就能看出來。”王國華說,看到一些家庭困難的患者,他總想為他們做點什么。
就在這一天的上午,門診來了一位70多歲的老人,老人名叫尹海波,是慶云鎮周尹村人。尹海波老人是來給老伴買膏藥的,由于老人年前來拿過幾次藥,王國華對他還有些印象, “從他的穿著可以看出他的家庭不富裕”。王國華跟他聊過天,老人并沒有過多地提及自己的家庭,只是說自己很不幸。這一次,老人見到王國華眼淚流了下來, “能不能先把藥賒給我,等我收了麥子之后再還給你”。聽了老人的話,王國華急忙詢問老人的情況。原來,老人的兒子遭遇車禍成為了植物人,肇事司機至今還沒找到,兒媳也改嫁了。老伴胯骨骨折,不僅要照顧兒子,還要照顧7歲的孫子。為給兒子治病,這個貧困的家庭已花了10多萬元,現在老人已經身無分文。 “可以看出老人是真的沒錢了,不然他不會開口的。”王國華很無奈地說。最后,王國華送給老人兩貼膏藥,并告訴他不用賒,藥是免費送給他的。
在王國華身后,掛著一面嶄新的錦旗,這是常家鎮板營村的閆桂海在3月7日送來的。閆桂海的二女兒不小心摔斷了胳膊,來王國華的門診醫治,王國華告訴閆桂海夫婦,孩子需要住院,而閆桂海的妻子卻面露難色。王國華跟他們解釋說,要是不住院的話孩子可能會留下殘疾,這樣孩子會埋怨父母一輩子的。這時,閆桂海的妻子掉下了眼淚,她說可不能讓孩子殘疾了,家里已經有一個殘疾的孩子了。與夫妻倆的談話中,王國華得知,他們的父母都雙雙亡故,只有夫妻倆帶著孩子生活。不幸的是,大女兒一生下來便得了腦癱,夫妻倆不愿住院就是想回家照顧大女兒。這樣,孩子在王國華的門診住了28天。按正常的費用,需要3500元。但是王國華只收了1900元, “免除全部費用也是不現實的,我們只收取了醫藥費。”王國華說, “他們家真是太困難了,家里房子也快倒了,還要蓋房子。”王國華表示,以后孩子再來換藥也會免費給他換,直到孩子完全康復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