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勝在進行創作。
近日,臨邑書畫家王新勝被英國皇家藝術基金會聘為顧問,一名中國書畫家緣何獲得國外藝術基金會的青睞,讓我們走近王新勝,品味他的藝術作品。
王新勝今年58歲,出生于臨邑縣理合務鎮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自幼酷愛繪畫,但因家庭條件困難,為了補貼家用,他高中畢業后便回家務農,并干過十多年的臨時工。然而生活的艱辛始終沒有泯滅他對繪畫藝術的追求,在青年時代他就樹立了在書畫道路上有所建樹的志向,并為此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繪畫始終占據了他的整個業余生活。白天工作間隙,他抓緊點滴時間寫生,晚上便潛心創作,憑著對繪畫藝術的領悟與付出,十年磨一劍,最終步入了國畫藝術的殿堂。 1984年,他的作品 《冬梅》在 《大眾日報》發表,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在繪畫藝術的征途中越走越寬,越走越堅實。
一草一木都關情,一山一水最寫意。數十年來,王新勝潛心國畫的研究與創作,積累了很深的藝術功底,并形成了自己對國畫的獨到見解。王新勝說:“中國畫最講究 ‘意象造型’,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筆墨交錯,一種難以言表的美感洋溢在盈尺之間,表達對生活強烈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BR>
觀王新勝作品,其傳統功力扎實深厚,墨韻十足,清新瀟灑,有較強的時代感,形成了簡潔蒼勁的個人藝術風格。他善于用簡,技法新穎,表現力強,寥寥數筆便能勾勒出迷人的形象。他勤于觀察,善于發現,把對自然的各種感受注入筆端,豐富了傳統國畫的表現語言,緊隨當代人們的審美情趣。近幾年,慕名而來拜師學藝的越來越多。在畫藝傳授方面,他從不保守,注重 “引人入境”,從來不要求學生刻意模仿他,而是鼓勵他們博采眾長,獨樹一幟。
如今王新勝已是中國國家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國際羲之書畫院副院長,先后出版了 《王新勝畫集》 《王新勝專輯》,其作品與傳略編入 《中國美術家書法家作品大匯》《中國文藝界名人庫》等,獲得 “中華藝術英才獎”,被授予 “影響中國的當代書畫大家”、 “國際知名文藝家”、“辛亥百年——百位中國藝術大家”等多項榮譽稱號。在一系列榮譽面前,王新勝不是沾沾自喜,而是給自己樹立了更高的藝術目標,他十分珍惜自己創作的黃金期,契而不舍,筆耕不輟,積蓄力量,時刻準備攀越更高的繪畫藝術之峰。
□本報記者 井璐 紀曉 本報通訊員 高德剛 張秋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