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掏腰包100多萬元建起老年公寓,把村里年滿68歲的老人都接到這里。7年2500多個日日夜夜,他對這些老人始終照顧如初、關愛備至。
????隨著天氣轉暖,一樁期盼已久的喜事讓寧津縣柴胡店鎮崔楊社區農民崔四和心里不能平靜。自己已年滿68歲,可以到社區老年公寓去養老了,不光省了兒女們的照顧,還能跟昔日的老哥們、老姐們朝夕相處。與他同齡的還有呂金章、李福蘭和邵玉良3位老人。
????自打今年春節過后,他們就經常湊到一起,每每提起老年公寓,就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而對老年公寓的創辦者任廷水,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比親生兒女還要親的好后生”。
????“我是一個農民,最知道農民的不容易。一輩子汗珠子砸腳面,到老了,兒女們都有自己的事情,不得不將老人留在家里。每次看著他們得不到應有的照顧,享受不到晚年的幸福,心里就一陣陣酸楚。?”今年51歲的崔楊社區黨總支書記任廷水談起創辦老年公寓的初衷,眼睛里充盈著激動的淚花。
????上世紀90年代初,任廷水搞起工藝毯生產加工,經過十幾年的摸爬滾打,逐步發展到工藝毯、調料、太陽能熱水器、阻燃劑等多個項目,并成功走向國外市場。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整個村子活躍起來,農資、百貨、五金、土特產、餐飲等商貿服務業遍地開花。村子雖然變大了、變美了,然而不少人家里成了只有老人留守的“空巢”。任廷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4年春,他從自己的企業里拿出100多萬元,開始修建老年公寓,第二年就將一處擁有80間平房的老年公寓建成。當任廷水挨家挨戶地將全村年滿68歲的46位老人一一接到公寓里,并宣布老人的吃、住一切免費時,老人們高聲叫好。緊接著,任廷水又在公寓里建起棋牌室,成立了老年秧歌隊,在操場上安裝了健身器材。老人們下棋、打麻將,唱歌、扭秧歌,笑聲不斷從公寓里傳出。生活好了、心情愉快了、精神爽了,身體也就健康了,現在公寓里超過92歲的老人就有2人,80歲以上的有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