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先忠在潛心創作。
《老子》中寫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作為一位花鳥畫家,趙先忠不僅筆墨不凡,同時他還在書畫間感悟著人生。
趙先忠多年追隨恩師蕭朗先生,潛心研究畫藝,甘于寂寞,不事張揚,變化在心,造化在手,用平靜、質樸的心態,感受自然的美麗,體驗生命的奮進。
筆墨味道極像陳淳
趙先忠1941年出生于夏津縣新盛店鎮的一個普通村莊,因父親和哥哥在天津做小手工生意, 1953年,在老家上了兩年學的他,便從夏津來到天津讀書,在學校里,當見到齊白石和徐悲鴻的畫冊時,他便愛不釋手,比著樣子一遍一遍地畫,經常忘了放學時間,直到老師催促才不情愿地離開。經過不斷地臨摹和學習,他的畫技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成了全校聞名的 “小畫家”。當時,老師問同學們將來的理想,他不加思索地說:“將來我想當畫家。 ”
1959年,上初中時,趙先忠聽說天津和平區文化館有個國畫班,就積極報了名,從而有幸結識了正在文化館任教的著名畫家蕭朗先生,蕭老師的人品和才華深深地影響著他,而蕭朗對這位藝術充滿向往和追求的農村孩子也尤為喜歡,便把自己的作品給他一些,讓他拿回家臨摹。趙先忠再把畫好的習作拿給蕭老師看,讓他提意見,進行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在與蕭朗老師學習的日子里,趙先忠常常聽老師教誨說:“傳統的東西很好,沒有基本功,很難有創新。畫畫必須踏踏實實,別無他法,基本功扎實了,才能達到多能。 ”漸漸地,趙先忠悟出了老師的一片苦心,他說:“先生教我學畫,是先從教我修身和做人開始的,只有修好身,做好人,藝術水平才能提高。”后來,蕭朗先生再觀其作品便稱贊道:“筆墨味道極像陳淳。 ”陳淳是明代著名花鳥畫家,其作品雖表現一花半葉,卻淋漓疏爽,是繼沈周、唐寅之后對水墨寫意花鳥畫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