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縣的孫立榮,2007年父親去世后,年僅12歲便承擔起照顧母親和弟弟的責任。
???4月14,周未放假了,武城縣第四中學的住校生都在收拾東西準備回家。八年級四班的孫立榮更是心急如焚,恨不得三步并成兩步走。已經一個禮拜沒有回家了,她惦記著家中的母親和弟弟,現在早晚溫差大,不知道他們加沒加衣服,有沒有按時吃飯……
????在每個孩子眼里,父愛如山,母愛似海。可是對孫立榮來說,這一切她得到的很少。?2007年,父親因腦血栓去世,她年僅12歲便承擔起照顧媽媽、弟弟的責任。母親智力不好,除吃喝拉撒能機械的處理外,其余的都靠別人來照顧;弟弟寶興比立榮小5歲,患有輕度的自閉癥。盡管已經11歲了,但說話做事兒像個五六歲的孩子。
????孫立榮的家在武城縣李家戶鎮鄭官屯村,一回到家,她就忙著收拾:“弟弟,你那個手套呢,不知道,你就胡亂扔吧,以后別亂扔了。?”她告訴筆者:“我不在家,他們就整得挺亂的,回來得趕緊收拾一下。?”
????“娘,你和弟弟今天中午想吃啥??”“俺想吃大米飯和饃饃。”弟弟從她身后冒出來含含糊糊地說。“弟弟,就你貪吃。”聽著立榮對弟弟的“責怪”,感覺她就像個小大人,對待弟弟更像個“母親”。午飯做好了,饅頭、大米稀飯,還有咸菜,這就是一家三口的午飯。看到媽媽和弟弟吃得津津有味,立榮抹抹額頭的汗,笑了。
????以前孫立榮在家時,每天6點起床,做飯,伺候媽媽穿衣、吃飯,哄弟弟吃飯;7點去上學……每天晚上忙完家務活和照顧媽媽、弟弟休息后,她才能寫作業或者陶醉地看一會兒借來的課外書。今年由于學校合并,她轉到縣城上學,離家幾十里地,來回不方便,她就和村里的饅頭房老板說好,讓母親和弟弟先賒饅頭,然后等她回來一塊兒算賬。家里的地托給親戚耕種。
????“曾經,在躲雨的屋檐下看著同學一個個被家人接走,而自己像個被人拋棄的小貓;曾經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淚如雨下,默默對自己說,‘生日快樂’……”這是2年前孫立榮寫的日記。如今,生活的艱辛和困苦的歷練成就了這位自強女孩,在她身上看不到絲毫的自卑和怯懦。
????有一次,學校的周老師給了立榮兩包袱衣物,可第二天她又找到周老師,交給她2元錢,說是在衣服口袋里發現的。周老師問她為什么不自己花了,孫立榮說,這錢不是自己的,不能昧下來。“這孩子知道感恩,每次放假,有時間就到村里幫過她的好心人家里,干些零活,大伙都把她當成自家的孩子看待。?”
????孫立榮家的屋子很黑,即使是太陽高照的白天,光線也不是很好,不過滿墻的獎狀還是能看得清楚,這些都是立榮的。從小學到初中,她一直都是一名優秀生,不僅學習名列前茅,而且作為班長,每天放學后她總是走得最晚,檢查門窗、打掃衛生……
????在了解到孫立榮的實際情況后,縣鎮兩級和該縣的“愛心聯盟”志愿者及時進行幫扶,鎮里給她們全家辦理了低保,學校餐廳免除了她在校的所有就餐費用,德州龍江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表示要資助她弟弟到夏津一家特教學校讀書……
???□王玉磊?張天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