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彬(左一)在救援中(資料圖)。
□記者 潘曉泉 通訊員 張衛忠
4年前,18歲的他作為“鐵軍”中年齡最小的戰士,奔赴汶川抗震救災;4年中,每到5月12日這一天,他都會背著家人將自己灌醉,痛哭流涕;4年后,初為人父的他許下諾言,將來要帶著兒子再回汶川,看一眼他曾經戰斗過的地方——
已經四年了,李文彬說,四年前的那一百多個日日夜夜,仿佛就在昨天,時不時地沖進他的腦海。
汶川,揮之不去。
挺進汶川,身揣留給女友的遺書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一聲急促的集結號聲過后,李文彬和戰友們緊急集合。“四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同志們抓緊收拾,隨時準備趕往前線抗震救災!”指導員一聲令下。兩個小時過后,部隊集結當地火車站。凌晨1點,一萬多名戰士奔赴成都,這是震后趕往受災前線的第一批軍隊,而當時年僅18歲的李文彬,則是其中最小的戰士。
2006年的冬天,李文彬離開家鄉德州,參軍入伍。他去的是解放軍中歷史最悠久的部隊,前身為“葉挺獨立團”,號稱“鐵軍”。鐵軍是出了名的能吃苦,能戰斗,在他入伍時,有朋友勸他:你年齡這么小,換個別的部隊不行,非得去吃這個苦?李文彬搖了搖頭:既然選擇當兵,就要去這樣的部隊。
路上,李文彬和戰友們詳細了解了地震情況。他們深知,等待他們的不僅是受災的群眾,還有未知的災難,身為鐵軍,他們承載著國家和人民的希望,沒有退路,只有前進。在成都趕往都江堰的汽車上,李文彬給家鄉的女朋友,也就是現在的愛人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我去四川了,時間緊任務重,來不及通知你,對不起。這次出來不知道能不能回去,如果不能回去,希望你別怪我,因為我是一名軍人。如果能回去,咱們就結婚……
他說,與其說是信,其實更是一份遺書,因為年少的他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他把信仔細疊好,塞進了自己的隨身行囊中。
抗震救災,年少的他不愧鐵軍戰士
5月14日,部隊趕到都江堰市紫坪鋪水庫大壩,由于路面受損嚴重,車隊無法正常行駛。為爭取搶救時間,戰士們徒步前進。崇山峻嶺間,不時的余震和山上因塌方不斷落下的石頭考驗著他們,路邊一輛輛被砸爛的汽車,更讓戰士們深知:前方的目的地映秀鎮情況危急,在急切等待著他們的救援。
30公里山路,鐵軍用了不到4個小時就進入震源中心——映秀鎮。此時的映秀,已經與世隔絕51個小時,現場的一切讓李文彬慘不忍睹:處處是廢墟,尸體隨處可見,人們哭喊著亂作一團。軍隊的到來,讓災民們看到了希望,他們拉著戰士們的手說:快去救孩子,快去救孩子!
李文彬和戰友們緊急趕往映秀小學,往日的歡樂校園幾成人間地獄,母親們在廢墟上哭喊著,父親們搬著石頭和磚塊,坍塌的教室周邊放著抬出來的孩子尸體,恐懼、難以置信,沖擊著年少的李文彬。“下面還有活著的孩子,大家趕緊救!”李文彬和戰友們沖進廢墟,因為救援機器還沒有趕到,戰士們就用手扒,用小鐵锨挖,“很多孩子已經死了,扒出來之后,小臉上全是土,已經看不清模樣了。”李文彬說,有的孩子已經被砸得肢體分離,有位母親忽然向他們跪下,神經質地哭道:求求你們,別挖了,我找不到我兒子了。
看著孩子們的慘狀,李文彬和好多戰士都是邊哭邊救,“當時已經沒有恐懼了,就是難受、傷心,看到一個個孩子就這么沒了,難受。”
已經忘了搬出多少具尸體,已經感受不到雙手甚至已經血肉模糊,4天時間里,李文彬先后救出了10多名活著的孩子。現在他的左手和右臂上,還有幾道明顯的疤痕,就是當時的印證。
5天過后,部隊停止救援,開始搬運尸體。當將孩子們一個個地放在一起時,李文彬又哭了起來。
救援的幾天時間里,李文彬睡覺沒超過10個小時,甚至飯都沒吃幾口。“看到身邊的一切,一口飯也咽不下,一閉上眼,出現的就是孩子的尸體,睡不著。”到了第四天,李文彬感覺身體到了極限。在一次救援過程中,身邊的戰友忽然就倒了下去,暈倒在廢墟上,他甚至不敢看,“萬一我有一天倒下去怎么辦?”想到這里,他不敢再往下想。
5月20日,部隊轉移到都江堰市聚源鎮,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這時的李文彬,給家中打了一個電話,而此時,父母并不知道兒子早已趕往災區。在電話中聽到兒子在汶川的消息,遠在德州抬頭寺村的父母心疼得嚎啕大哭,李文彬安慰他們:爸、媽,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你們放心。
重回汶川,他要帶上兒子
從汶川回到部隊的四個月后,李文彬帶著“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的稱號光榮退伍。
兩年的軍旅生涯,李文彬說他最難忘在四川的一百多個日日夜夜,正是經歷了那場戰斗,讓尚還幼稚的他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男人,明白了對家庭的責任感。
一百多個日日夜夜,不僅讓他變得堅強,也給他留下了脆弱的一面。4年里,每到5月12日這一天,李文彬都會偷偷背著家人,在一個沒人的地方,將自己灌醉,痛哭流涕。“一到那天,心情就會變得很差,會想起那些家破人亡的家庭,想起那些沒有被救出來的孩子……”李文彬說,他只有自己好好地哭一場,才能讓這種積郁的心情釋放。
4年后的今天,李文彬剛當上父親,他說他今年不會再喝酒了,他要給兒子做好榜樣,“他的爸爸是從鐵軍出來的,我們鐵軍的戰士沖不垮打不爛。等到他長大了,我要帶他去一趟汶川,讓他看看爸爸當年戰斗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