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增鵬在修理農機。
“別看我沒外出打工,但靠這些 ‘鐵牛’,一年照樣能收入三四萬元,家里事情還不耽誤。 ”5月9日,陵縣宋家鎮馬橋村村民于增鵬談起脫貧致富的經歷,心里美滋滋的。他靠農機走上了致富路,買了小轎車,還住上了新房子。
2006年以前,于增鵬擔任村里的文書,因為村里事務較多不能外出打工,家庭收入低,生活不富裕,有的村民笑話他家是“外面光,里面荒”。為了盡快改變家庭生活的窘境,他瞅準了外出務工人員種田有困難需幫工這一商機,購買了農用大型機械。
“當時,一下子要投資幾萬元,自己的積蓄又不夠,很多村民認為我瞎折騰。但我看到購置1臺大型拖拉機能獲得30%的補貼,價值8萬元的90馬力拖拉機只花5萬多元,便下決心買一臺。”在縣農機部門的支持下,他購買了一臺90馬力的大型拖拉機,然后又配套安裝了小麥收割機、旋耕犁等設備,開展對外服務,當年收入達3萬多元。
2009年,嘗到甜頭的于增鵬又添置了一臺30馬力拖拉機,專門用于莊稼噴霧噴粉,可對莊稼統防統治。 2010年,他又添置了一臺小麥自走聯合收割機。2011年,他與其他4位村民一起成立了鵬盛農機合作社,新購置了一臺東方紅100大型拖拉機,配置了免耕播種機。今年春天,他又購置了一臺大型小麥自走聯合收割機。“一臺大型收割機,總價11萬多元,算上國家、省、市、縣農機購置補貼,自己只掏8萬多元,一年掙近3萬元,3年就能賺回本錢。 ”他信心十足地說。
現在,鵬盛農機合作社的庫房里擺放著大大小小的農業機械十幾輛。一到農忙時節,5個社員和雇傭的6個司機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 “一年下來能掙十一二萬,3天不吃飯心里也高興啊! ”于增鵬笑著說。今年,鵬盛農機合作社又購置了電纜、水泵、機器等設備,增加了服務項目,農閑時間可以為群眾提供澆地服務。這樣,合作社農忙、農閑都有活干,收入也增加了很多。
如今,于增鵬成了周邊小有名氣的“農機達人”。看著這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好日子,他感慨地說:“要不是國家的惠農支農政策好,我也不可能這么快就富裕起來。 ”
□任相國 楊廷發 王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