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歧視,出身寒門,她們渴望改變
????318寢室的這6個女生都是德州學院2008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巧合的是,在她們所在班級的43名學生中,只有她們6個女生。?“分到一個班的時候,又被分到了同一個寢室。?”回想起大家剛見面的情景,張麗艷有些慨嘆,轉眼間她們6個人已經在一起生活、學習了整整4年。
????更巧合的是,6個人都來自農村,樸素、刻苦是她們共同的特點。
????從大一到大四,6個人都完成了每學期的課程,包括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順利通過,沒有出現過“掛科”的經歷。張麗艷拿過國家獎學金,尹媛媛和展愛花拿過國家“勵志”獎學金。雖然她們都不太愿意在公開場合提起這些,但她們的班主任還是經常會在班會上把她們作為典型。
????在操作性、實踐性極強的專業面前,她們并沒有覺得和班上的男生一樣有什么區別。有時候,她們完成的實踐作品,甚至要比男生的還要出色。2010年她們參加的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還獲得了三等獎。
????然而,讓她們沒想到的是,在不少招聘會上,很多企業對于這個專業的招聘有著“嚴苛”的條件:僅限男生。這在她們看來,實在讓她們感到無奈。采訪中,幾個女生都不太善于表達,說到這件事的時候,也只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來自菏澤的薛麗花考上了華東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大學期間,她的每門專業課都很優秀,但這次報考研究生她幾乎沒有猶豫。她說,作為工科的女生,在就業的選擇中,本應該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然而,實際情況卻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樣。在她眼中,“考研是為了讓自己掌握更多的的主動權”。
????展愛花說起自己考研的原因,只是說了句“想要用心證明”。?“證明什么??”面對記者的追問,展愛花低下了頭,并沒有接著說下去。后來,其他幾位同學大略描述了展愛花的一些片段:
????展愛花來自農村,家庭并不富裕,因為有兩個姐姐,她一直把自己當成男孩,各方面都很要強,她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一切。
????尹媛媛說,她們都能夠理解展愛花渴望改變的迫切心情?!皝碜赞r村的我們,每個人都寄托著太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