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推廣科技種植。
近百本工作日記是他的財富。
菜農梁尚環拿著由于高溫“灼傷”的青椒,從40里外專程前來向于佃平請教。
認真查看小麥長勢及病蟲害情況。
5月29日,剛剛從省第十次黨代會歸來的于佃平一早就趕到了位于宋樓鎮的?“夏津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以前幾乎每周都得去幾趟,這次去開黨代會,一周沒去看了,也不知棉花、彩薯等作物長勢怎么樣了。”于佃平掛念地說。同時,這次他去地里還有一個?“使命”,就是把省黨代會提出的發展現代農業、推廣農業技術的精神傳達給農民。
????于佃平是夏津農林局植保站站長,身為高級農藝師的他,?26年來,一直服務于農技推廣的一線。每次下田,于佃平都帶著“三大件”:尺子、本子和相機。采訪中,筆者見到了于佃平20余年積攢的近百本日記,這些老式筆記本里,密密麻麻的全是農作物生長記錄、病蟲害防治等內容。
????除了下田指導,于佃平的手機也發揮了重大作用,他的手機號在夏津縣農民那里不是秘密,早年在縣電視臺做農技講座,他就把自己的號碼公布于眾,這也使得他的手機成了全縣農民的“專家熱線”。誰家棉花得病了,誰家小麥招蟲了,誰家玉米矮化了……群眾想到的就是咨詢一下于佃平。去年5月份,于佃平發現自己的手機話費很高,打出的通話詳單竟然將近兩米長,有600多個電話,大都是農民打來的咨詢電話。
????《棉花高產創建技術手冊》這本小冊子時下成為夏津縣棉農植棉的?“紅寶書”。?2008年夏津率先開展了棉花高產創建活動,于佃平作為技術負責人主持編寫了?《棉花高產創建技術手冊》,還創造性地開展了全民創建、植棉大賽。
????26年的執著奉獻帶來了回報。于佃平先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篇,獲農業部和省、市級科技成果獎勵15項,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全省有害生物普查先進個人、全市十佳科技創新人物、首屆德州市十大杰出農藝師、全市農業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
????□本報記者?周坤?本報通訊員?張勝利?董玉龍?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