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云,1958年生于吉林省通化市。師從楊延文先生,1987年曾在北京畫院研習三年山水畫。現(xiàn)為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榮獲“97中國畫壇百杰畫家稱號”。其用筆粗放,行墨流暢,潑、灑、皴、擦、點、滴各種手法并俱,對色彩和畫面的自由駕控具有超人能力,在當今畫壇極為罕見。
作為一名執(zhí)著于西部山水的畫家,張北云的西部山水畫自然浸透了山的骨氣、山的挺拔、山的雄渾、山的博大。對自小生長、生活在西部重鎮(zhèn)——蘭州的張北云來說,西部山水已是浸在骨子里的東西,他需要的只是提煉和走出。
因此,他心中的西部山水是一種個人體驗和情緒的集結(jié),他筆下的西部山水更偏重寫意,自然景色無限豐富的面貌被歸納、概括、變形和簡化,具體的東西不見了,體現(xiàn)在畫面上的是人格化的形象。故而他的西部山水畫合乎自然、超越自然,更在創(chuàng)造自然。
近幾年來,他的足跡執(zhí)著地在西北這片厚土上徘徊,他潛心研究佛教文化、民族風俗,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種他所需要的文化氛圍中。
張北云的山水畫,因為重神韻,而在求索天趣之余,又不受物理世界關(guān)系的禁錮,使之入于胸襟,化為形而上的“心象”以盡情盡性,達到不似之似,形神俱勝,筆墨縱橫,自出妙趣的藝術(shù)效果;張北云用筆有序,繁而不亂,茂密蒼郁,神韻四溢,極為生動,而其干濕交錯,互為補充的筆墨方式,在層層疊加中產(chǎn)生了厚重、平拙與蒼茫、雄渾之感。
張北云的西部山水畫體其精魂、察其雄壯、寫其蓬勃、暢其神情,在實踐中完善著自己的追求。畫家的魂魄與大自然溝通,是藝術(shù)生成的生命線。正因為張北云諳熟大西北情系黃土地,與大西北有著割舍不斷的情感,所以才會爆發(fā)出藝術(shù)靈感和一發(fā)而不可收的創(chuàng)作激情。有評論家認為:“張北云的畫是讀懂了西部,讀活了西部的。”
張北云作為當代山水畫家,他為傳統(tǒng)的山水畫筆墨符號注入了現(xiàn)實的內(nèi)涵,使作品生動而又充實。他以當代人的情懷去謳歌自然境界的雄渾與博大,折射出當代人的精神渴望與審美品質(zhì);最重要的是,他的創(chuàng)作,始終堅持直面現(xiàn)實生活,在對自然的體驗與感受中,擷取靈感與激情、形式與語言,“直向造化取神韻”成為他矢志不渝的理念與原則。
□記者 陳廣江 通訊員 葛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