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小區掃路是“子承父業”
據小區里的老住戶和王玉青回憶,剛搬進二木宿舍的時候,駱同國的父親駱振太看見小區路上的垃圾沒人掃,就買了一把掃帚,將小區的路掃得很干凈。
王玉青記得駱振太跟她說過“咱們家住一層,把路掃干凈是應該的”。她當時覺得挺有道理,但沒想到駱振太這一掃竟掃了三四年。
駱振太為社區掃路,并不圖被人贊揚和感謝。每當有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做時,他只是說,“都是老鄰居,希望大家能有個干凈的環境唄。”隨著時間的流逝,老鄰居們搬的搬、走的走,鄰居變了,駱振太為小區掃路的義舉卻堅持了下來。
2001年,駱振太被查出食道癌。
小區的居民們認為,小區的路,他以后不會再掃了。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經過很短時間的情緒調整,倔強的駱振太又開始為小區掃路。在此之后,每當覺得身體好一些,他都會堅持將小區的路面掃得干凈、整潔,直到2003年因癌癥去世。
駱振太去世兩年后,身為長子的駱同國又拿起了父親的掃帚。截至今年5月,駱同國義務為小區掃路已滿7年。“這個小區就是我的家,把 家 里 掃 干 凈 是 我 的 責任。”駱同國說,他會將義務為小區掃路的行動堅持下去,并希望以后女兒也能接過自己的掃帚,讓小區的路永遠干凈、整潔……
??? □見習記者 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