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靳東群
2012年高水平大學自主選拔學業能力測試中,他獲得山東省筆試第一名,并得到了清華大學35分加分認定;在剛剛過去的高考中,他取得了全省最高分713分。他就是德州市第一中學高三·29班學生于川,人稱“川哥”,他的人生格言是:“Impossible is nothing(一切皆有可能)。”
初中十二次考試中,他一直保持年級第一;高中,在年級里也是數一數二;如今,“川哥”已經決定報考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國際班)專業。
相信勤奮,不斷改進自己
“川哥”并不自認為自己聰明。當別人夸獎他時,他總是一笑了之。他相信勤奮,他知道,“當別人在走時,你要跑;當別人跑時,你要加速。”
于川成績一直保持領先,但談到平時的學習方法,于川卻說,“我的學習過程很簡單,就是知道自己的短處和長處,相信老師,并且按照老師的節奏學習。”
在一篇名為《留點自卑在心上》的作文中,于川寫道:“我所說的自卑并不是說我覺得自己不行,而是一定要明確知道自己的不足。人無完人,不斷改正不足才能進步。”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于川經常在一天的課程結束后,根據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反思,把老師所講的題型認真總結歸納,從中找到相同的規律后記牢,并及時與老師溝通,進行有針對性的彌補。“這樣的反思與總結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對提高成績很有效果。”他說。
一年學完了三年的課程
于川的同學曾對他說:“我為你驕傲,不只因為你的成績,還因為你一直奮斗的過程。”
于川認為,未來社會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習能力的比拼。所以他選擇了超前學習,就是利用寒暑假提前將下學期的內容自己學一遍,“第一遍先看課本,理解概念,做課后題,然后買本輔導書,通過做題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先放一放,過段時間再去理解。”就這樣,高一下學期,他就把整個高中三年的課程全部學完了。
對此于川說:“這樣能讓我更好地認識整個高中的知識結構,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審視和把握現階段的學習,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吸收知識點。”
愈挫愈勇,笑對風雨
于川也會感到壓力和孤獨,也會在競賽失利時心情郁悶。他曾花費大量心思準備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但兩次與一等獎擦肩而過,失去了保送的資格。這曾讓他一度對自己產生過懷疑。正是老師與父母一如既往地鼓勵和信任使他慢慢走出了低谷,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招生的準備中。
最后,于川獲得了清華大學35分的加分認定。這也讓他對自己更有信心,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高考的準備中。“正是有一次次的打擊,才讓他愈挫愈勇,笑對風雨。”他說。
愛好廣泛,積極生活
說起自己的成功,于川一定會強調態度的重要性。他說,“高中不只是知識的積累,更是品行與意志的培養。”在同學們眼里,于川是一個愛說愛笑的陽光男孩。一位同學曾說過,“他不是神,他只是一個不斷進取,拿最認真的態度對待學習,拿最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的普通人。”“川哥”愛好廣泛,他喜歡游泳、下棋、旅游。于川經常利用寒暑假和同學結伴旅游,他已經去過了山東省內大部分景點,“在旅游中親近高山流水,不但可以放松自己緊繃的神經,還能感受各地風土人情,這些都對我的思想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川哥”喜歡讀《哈利波特》,他覺得自己與書中的主人公年紀相仿,主人公忠誠、堅貞、友情和捍衛正義等方面深深地影響了他。
“川哥”會繼續乘風破浪
上初中時,老師對于川說的一句話,對他影響最深:“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面對即將到來的大學新環境,于川表示,自己將“一方面在嚴謹踏實又不乏朝氣的學術氛圍中廣泛地涉獵;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和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于川知道,他會面對很多挑戰與困難,但他已經準備好了。“川哥”曾經寫過一首詩:“八尺男兒當自強,無悔青春展鋒芒。蒼茫大地沉浮主,壯志凌云鑄輝煌。”這是他的心聲,也激勵著他不斷乘風破浪,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