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碩 通訊員 袁瑞雪 劉曉明
??? 2009年,慶云縣第四中學的元旦晚會上,一出小話劇《悔過》讓在座的師生無不動容,臺上演員含著淚表演,臺下觀眾流著淚觀看,演出落幕的那一刻,臺下爆出雷鳴般的掌聲。《悔過》講述了一個網(wǎng)癮少年的故事,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小強和妹妹、母親相依為命。由于日子艱難,母親無法供養(yǎng)兩個孩子上學,只能讓妹妹輟學,把上學的機會留給了小強。然而上初中的小強卻跟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整日上網(wǎng),夜不歸宿,偶爾回家也是跟母親、妹妹要錢。家里實在沒法管教了,小強的媽媽只能求助學校。學校老師利用小強爸爸的遺書,用沉重而懇切地語言、情深意重的情感,加上藝術(shù)的抒情渲染,一字一句深深打動著小強的心靈,他慢慢的開始覺醒。隨著老師宣讀遺書的韻調(diào),小強的淚水一滴一滴地流下來,他撲通一聲,跪在爸爸的遺像前,哭訴著說:“九泉之下的爸爸啊,我要改過,我要重新做人,我要好好學習文化,我一定撐起這個家,報答媽媽,報答學校老師……”
??? 這個小話劇只有短短15分鐘,但是卻令觀者深受感動,也讓沉迷網(wǎng)絡(luò)的青少年心靈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首場演出成功后,又在省市縣演出多場,場場爆滿……
??? 這部小話劇的創(chuàng)作者是慶元縣“五老”志愿者孫慶嘉,多年從事文化工作的他一直致力于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更把文學創(chuàng)作融于“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中。
??? 在經(jīng)濟建設(shè)迅猛發(fā)展,人民生活日漸富裕的今天,摻雜著少量不和諧因素,一些不健康的文化活動,不文明的習慣,不正規(guī)的網(wǎng)吧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生活。甚至誘導(dǎo)了部分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孩子日夜不歸,直到輟學。孫慶嘉說,關(guān)于這樣的故事,他聽到不少,家長無法管教,關(guān)工委里的這些“五老”同志,面對這種形勢,要沖上去,想辦法去解救那些失足的青少年,讓他們醒悟,走上正路。正是源于這種想法,孫慶嘉晝思夜想,創(chuàng)作了話劇《悔過》,“作為一個“五老”志愿者,我希望能通過這部話劇,讓更多的迷途青少年走出歧途,回到學校讀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