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寫的,完全是我想通了的,沒說別人的話,我反對跟著湊熱鬧。
??? ■做人、做學問,有三點必須重視:立志、立大志,年輕人剛剛工作,最忌沒有遠大的目標;讀史,不了解自己的歷史,目標就無法切合實際,以后的路也難以走得長遠;學好外語,不要拘泥于方寸之地,要把自己的眼界放到各種文化交匯點上,由此才能不斷進步。
??? ■學問無止境,有如登高山,攀登愈高,所見愈遠;有如探幽谷,行愈深所見愈奇。研究無止境,研究就是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愿與中、青年同志們共勉。
??? ■現代社會的進步,要靠群體認識的提高,群體認識的覺悟。一個哲學家啟發一個時代的歷史已經過去,以后,時代發展的大趨勢是,一個覺悟了的群體來推動社會。
??? ■科普很重要,但對中國來說,“史普”也很重要。
??? ■社會就像一桶水,人人都會從里面拿一點,再往里面放一些,如果拿的少、放的多,桶里的水就會越來越多,社會的知識越來越豐富,社會就會不斷進步,人們就可以從社會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于,動物吃飽喝足之后就安靜了,人的好多問題卻是在吃飽喝足之后產生的。
??? ■我覺得人的生命,不是心臟跳動就叫活著,而是能夠支配自己的意志,才是有效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活著。
??? ■做學問,起碼應該掌握第一手的材料,要看懂,不懂就別亂說。
??? ■經歷很有關系,打敗仗的經驗也非常可貴,你光打勝仗那不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最終還會一敗涂地。
??? ■古人講“命”,我把“命”解釋為機會,命就是機會,機遇。
??? ■思想停止活動,就是僵化的開始。
??? ■人才出于時代的需要,人才必須經過實踐鍛煉。
??? ■缺陷反映了世界的真實性。生活中的不圓滿,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有。缺陷是客觀存在的本質。
??? ■真理愈辨愈明,是真理就不怕辯論,更歡迎批評。
??? ■人類的認識,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主觀、客觀上的各種障礙。即使是正確的認識,如果把它不適當地夸大,也會變成謬誤。
??? ■中華文化的精髓,在于自強不息,不斷接觸新事物、不斷容納新東西,這樣就能夠解決新問題。
??? ■一個時代的思潮,反映了時代的脈搏。
??? ■人自己應該覺悟到自己的位置,自己能做什么,應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如果每一個人都做到這一點,民族素質就提高了,國家也就強了。
??? ■愛國主義是激發工作熱情的源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