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 孟廣祿,當代著名京劇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他師承方榮翔,藝術流派為京劇花臉,擅演劇目有《鍘美案》、《鎖五龍》、《探陰山》、《遇皇后·打龍袍》等。
??? 作為京劇名家,孟廣祿與德州有著不解之緣,他曾多次來德州進行演出。此次,作為“全國京劇青年演員折子戲展演”的評委,他再次來到德州。8月26日上午,在孟廣祿下榻的酒店客房內,本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展演在德州舉辦是京劇之幸
??? 記者:孟老師,這次您來德州做評委,感覺怎么樣?
??? 孟廣祿:我以前做過一段時間的京劇比賽評委,但是因為平時演出多,好長時間沒有參加了。因為這次是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性展演,很有意義,我就推掉了一些演出,過來當評委了。
??? 山東是個戲曲大省,不光出京劇人才,普通老百姓也很喜歡。這次展演在聊城和德州兩地舉辦,地方政府都很支持,這是京劇之幸,也說明了展演在這里舉辦非常正確。
??? 記者:您覺得青年演員們發揮的怎么樣?
??? 孟廣祿:有的演員比較緊張,沒有發揮好,以后還要多磨練。
京劇要打破“大鍋飯”
??? 記者:不知道您留意沒有,這次在德州的展演,有很多年輕人過來看戲,您對此怎么看?怎么才能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京?。?BR>??? 孟廣祿:戲曲的發展需要土壤,不光唱戲的要后繼有人,聽戲的也是。
??? 這次很高興能看到有這么多年輕人來聽戲,我們平時也經常組織劇團去大學里演出。和其它藝術表現形式不一樣,京劇要求觀眾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同時我們也應該讓京劇內容更加貼近群眾,京劇也需要改革。
??? 記者:您說的改革是指?
??? 孟廣祿:比如臺上的表演節奏要更快一些,還有一定要進行文化體制改革,要打破“大鍋飯”。
??? 有時候老藝術家走進學校,看著學生們說:“孩子們,你們現在吃得好,穿得好,可為什么就出不來(人才)呢?”環境和條件太好,反而出不了人才。要是想取得好成績,必須要吃苦,奧運會每塊金牌背后,不都是流汗流淚?京劇也是一樣。
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
??? 記者:您看過李玉剛的演出嗎?
??? 孟廣祿:關于他咱們就不討論了吧,他是個業余京劇演員。
??? 記者:那您怎么看待現在歌曲中京劇和流行音樂“混搭”的形式?
??? 孟廣祿:這是一種音樂的展示形式,是一種商業手段,不是京劇的發展趨勢,也經不起時間的推敲。
??? 流行的、時髦的不一定是好的,現在很多藝術是為了迎合社會,失去了文化的積累和沉淀。文化來自于修養,盲目的追求其實是一種浮躁的表現,也希望我們京劇同行能夠靜下心來,別浮躁。
□記者 潘曉泉 攝影 孫美玉
|相關新聞|
京劇展演走進社區
??? 德州新聞網訊(晚報記者 孫美玉 通訊員 姜濤)8月26日,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折子戲展演“京劇走進群眾”系列活動在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澳德樂廣場(一樓西頭)拉開帷幕。來自北京、重慶、吉林等全國各地及我市的優秀京劇青年演員紛紛走上舞臺,為觀眾獻上了一段段國粹精品?,F場觀眾有的隨之哼唱,有的鼓掌叫好,近距離感受國粹藝術的魅力。
??? 據了解,27日上午9點30分,演員們將走進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敬老院,為老人們獻上精彩演出;28日上午9點30分,他們還將走進簸箕劉社區,市民可根據活動安排,到場欣賞高水平的京劇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