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到現在還欠著很多債。”陵縣鳳凰鄉馬酒坊村的張祖新說,經常碰見到家里討債的人。
??? 令他記憶深刻的是,一次周末在家,母親和他人吵了起來。原來,自家買地膜蓋棉花的時候賒賬買地膜,表示有錢的時候再還。可是家中一直存不下錢來,以至于等到對方到家里討要時只能說盡好話,“再等等,家里確實沒有錢。”這是他親眼目睹的一幕。平時,父母不會和張祖新談起家里的債務,“怕影響我學習。”盡管這樣,也沒有耽誤他的學費和生活費。
“手機我也不敢奢望”
??? 同齡人買的東西他不敢買,學英語的時候他只能借同學的復讀機,愛好聽歌的他借同學的MP3聽。有一次母親說要買輛電動車,被父親一口回絕了,咱家哪有那么多的錢。別人家很平常的東西,張祖新總是羨慕得很。隨著錄取通知書一起來的,還有一張手機“校園卡”,可是我沒有手機,也沒打算買。“大學里有話吧嗎?有的話,就不需要手機卡了。”他將那張校園卡裝在父親的手機上,別人聯系他總得通過他父親。
??? 父母為了賺錢還債和解決張祖新的學費,在豬場里給別人打工。2012年農歷大年初一的時候,張祖新一個人回家拜年,按照豬場的規定,直到大年初五他的父母才能放假。這一年的春節他孤單得要命,他感覺生活好苦。
“好好學習,回報好心人”
??? 他想努力學習改變這一切。這也是父母對他的期望。他的母親曾對他說:你考上大學就是對我的最大回報。
??? 讀高一高二的時候,張祖新的成績并不理想。母親經常給他講一些勵志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數都是她從電視上看到的:一位沒有雙手的殘疾人,用腳寫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你一個健全人,一定要全力以赴,好好學習。”在此后的日子里,當他學習松懈疲憊的時候,他腦海里總會想起媽媽給他講的這些故事。為此他拼命學習,成績直線上升,終于在今年高考中考取了優異成績。
??? 高考結束的暑假里,張祖新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羊肉湯館打了半個月的工。“一天5個小時,一小時4元錢,發了工資后我很高興,買了很多包子提回和父母租住在豬場的小屋。”張祖新說,他把剩下的錢全交給了父親,希望能夠少借一些上學的費用。他一個學期的學費是3960元。
??? 正當一家人為學費發愁時,張祖新獲得了圓夢大學活動的幫助。“多謝好心人的幫助,圓了我的大學夢,我要好好學習,才是對好心人的最大回報。”
??? 愛心之旅感受:北京太美了,長城、故宮、頤和園,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擴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圓了許久以來的夢,妙哉!可惜父母沒有機會來看,給他們買了小禮品,表示作為兒子的心意。
??? □記者 王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