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秀玉在給孫女喂飯。
女兒分娩大出血離世,上門女婿離家出走,留下腦癱孫女由她撫養。 8年來,陵縣陵城鎮西李村農婦祁秀玉精心照顧腦癱孫女,用行動書寫人間大愛。
8月25日,走進祁秀玉的家中,只見幾間瓦房已很破舊,屋內沒有幾件像樣的家具,墻皮也多處脫落。祁秀玉正在給孫女喂飯,孫女雖已8歲,但因腦癱,長得像只有三四歲的幼兒。“餓了、飽了,她不會說。我只能憑經驗按時喂她,控制著飯量。 ”祁秀玉無奈地說。
祁秀玉今年66歲,老兩口原本有一兒一女,由于兒子過早離世,他們便把生活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兒身上。 10年前,老兩口給女兒招了一位外地的上門女婿,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但“天有不測風云”,2004年女兒分娩時,因大出血搶救無效離世,給她留下了一個小孫女。讓人沒想到的是,半年之后,小孫女竟被診斷為先天性腦癱。可就在那時,本該承擔家庭重擔的上門女婿不辭而別,至今杳無音訊。 “女婿是因為孩子得了腦癱才狠心出走的,他不管,俺老兩口得管,畢竟這是俺們的孫女啊! ”望著女兒女婿的婚紗照,祁秀玉老人難過地說。
丈夫要種地、掙錢養家,撫養孩子的擔子就落到了她的肩上。 8年來,多少個日日夜夜,她給孩子喂飯、換尿布、擦身子……精心地照顧著,臉上的皺紋在默默地印記著一切。“現在醫學這么發達,也許能夠治好。 ”抱著一絲希望,祁秀玉和丈夫多次到縣、市以及省城的大醫院求醫問藥。他們把種地、賣雞蛋攢下的錢都用在了孩子身上,總計已達6萬多元,但收效甚微。面對巨額的康復醫療費,老兩口只能無奈地嘆氣。
老兩口現在種著4畝地,算上養老保險、低保,家庭每月的收入僅有300多元。為了省下錢給孫女買藥,老兩口舍不得買菜,有時饅頭就著院子里種的大蔥就是他們的一頓飯。有親戚朋友實在看不下去了,暗地里勸她,這樣的孩子是累贅,不如舍了。“不管咋樣,她也是條命,是女兒的親骨肉啊。我們少吃一口,少花一點,她就能活下來。放棄了,我一輩子不安心!”祁秀玉含著淚說。
2011年3月,經縣民政局溝通協調,小孫女被送到市兒童福利院。本來老兩口可以松一口氣了,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4天之后小孫女又被送了回來。 “這孩子,在那待了4天,就餓了4天! ”祁秀玉心疼地說。原來,由于患有腦癱,祁秀玉的小孫女不僅站不起來,甚至連吞咽食物都成了難題,為了讓小孫女能吃下東西,必須要將食物弄成糊狀,并且讓孩子躺在床上,才能一勺勺地喂。
現在,小孫女已經8歲,平時除了偶爾笑笑之外,連走路都不會,更別提開口說話了。為了鍛煉孫女站立,老兩口專門為孩子設計制作了一個類似學步車的小圈椅,每天讓她在里面站一段時間。而希望孩子能開口叫一聲“奶奶“這個簡單的愿望,祁秀玉在心里不知道祈禱了多少回。
隨著年紀的增長,祁秀玉老兩口的身體大不如從前了,她患有心臟病和腦血管病,老伴也患有白內障,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就看不清。然而,最令兩位老人擔憂的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小孫女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只要我們還有一口氣在,就不會丟下孩子不管! ”祁秀玉說。
□宋連鵬 王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