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有所成,想要更多的人了解沙畫
“一般來說,美術作品可以修心養(yǎng)性,而沙畫則并不止步于此。它是一門集繪畫、音樂、表演于一身的藝術,它的精華之處在于瞬間的變化,而這來源于創(chuàng)意。所以說,沙畫還更能培養(yǎng)人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作為教師,學成歸來的周維云很快就將沙畫帶到了自己的課堂上。她覺得,沙畫既能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愛好,又能讓學生用來表露心跡,從中找到快樂、感悟人生,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極其有益。“其實,沙畫是誕生在中國的。”周維云說。宋代就已有沙書改字、沙書改畫的記載,岳飛小時候在沙地上練字是家喻戶曉的故事。著名的相聲大師侯寶林也曾在電視里有過類似的表演,不過僅把它作為曲藝的輔助表演形式。真正將沙畫搬上舞臺作為純藝術形式的,是匈牙利沙畫大師弗蘭克·庫科。“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竟然被外國人利用和發(fā)展起來,成為別人的文化了,這令人感到惋惜。”
接觸沙畫兩年來,周維云創(chuàng)作了上百幅作品。她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發(fā)展沙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為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除了把沙畫引進課堂,她還把沙畫引入文藝匯演、結婚典禮中,讓更多人感受沙畫的魅力,欣賞它、學習它、推廣它。“下一步,我還打算成立個培訓班,讓更多喜歡沙畫的人都能參與進來,親自體會沙畫的魅力。”
|相關鏈接|
沙畫:
近幾年開始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用一個底部可照亮的白色或透明的膠硬板展示,把細小的沙子撒在上面,用手在上面作畫。由于作畫者的手法和那沙子與底部亮光形成的獨特影像,所以有一種奇妙的視覺效果。
沙畫產品融合國畫的渲染、油畫的厚重于一體,作品新穎獨特、栩栩如生,具有東方的神韻,又呈現現代風采,在傳統(tǒng)中兼具現代感,富有別具一格的神韻之美。
□記者 李森 通訊員 高德剛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