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馬春霞始終如一地關愛著每一位學生,無論他學習成績是好還是“壞”。
去年,馬春霞所接的二年級二班,有一名智障兒叫劉新,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無拘無束,自由散漫,坐不住板凳,每天都需要老師哄著學習,哄著吃飯,吃完飯還要為他打掃桌上的飯菜。馬春霞課上看著他,讓他多學些,也讓他別影響其他的孩子學習;課下看著他,不讓他欺負低年級的同學;若雨天不看著他,他會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哪有水去哪里。為了照顧好劉新,馬春霞真是無微不至。現在劉新成了她的影子,馬春霞去那,他就跟到哪,老師們都把劉新稱作她的兒子。馬春霞卻說:“我兒子可沒有過這樣的待遇。”
對待學生,光有愛心還不夠,還要有耐心,在對待后進生上尤其如此。“后進生的進步猶如蝸牛行走,緩慢至極,老師切不可有‘朽木不可雕’的思想,要堅持正面教育,用循循善誘的方法,最大限度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馬春霞說,她的班上有位學生叫趙鑫,身體長得結實,但成績很差,不愛寫作業,還總打架鬧事。“對于這樣的學生,我會給他特別的關注,用放大鏡去尋找和捕捉他身上的閃光點。一發現他有進步,就及時予以肯定表揚,讓他產生成就感,培養他的自信心。我發現他文學功底不錯,有一次他的一篇作文寫得很好,我就在班上當范文念,沒想到這一下不可收拾了,他上課認真了,再也不是那個坐不住的孩子,以往考試考50分都難,今年期末考試他居然考了80多分。”學生的進步總是讓馬春霞欣喜不已。
教師檔案:
馬春霞,2000年中師畢業,從教十年來,她交出了無數出色的成績單,所教班級成績一直名列第一,班級及格率為100%,優秀率在50%以上。因工作出色多次在永興學校被評為“優秀教師”,得到領導的支持,家長的信任和學生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