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讓她重拾夢想
退休后,陳勝菊空閑時間多了,心情放松了,每天將屋里屋外打掃得整潔明亮,但她仍覺得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一些什么。
偶有一次,陳勝菊到文化宮廣場散步,遠遠看到一群人在吹拉彈唱,她走近一聽,竟然是“闊別多年”的京劇,便不由自主地湊過去。“沒想到唱戲的人中,有一位竟然是我的老同學。”幾十年沒見,老同學還記得陳勝菊當年的表演,熱情地叫她也來一段。
幾十年沒唱過京戲,陳勝菊不免有些怯場,但在老同學和眾多票友的鼓勵下,最后還是唱了一段小常寶的。陳勝菊雖然自覺唱得并不好,但大家還是給予熱烈的掌聲。掌聲中,陳勝菊終于知道自己生活中缺少的是什么了。從此以后,她幾乎每天都到文化宮附近和眾多京劇票友一同探討、學習,最終成為了南龍弘藝京劇團的一名京劇票友。
京劇讓她再次尋到歸屬感
“小而巧,美而俏,娃娃臉,小蠻腰,口齒伶俐嗓音好,外秀內慧悟性高,唱念做打有神韻,演花旦的好苗苗。”這是德州市區一位京劇票友老前輩看過陳勝菊所扮演的花旦后,發出的由衷感嘆。陳勝菊的花旦演出,目前已成為南龍弘藝京劇團的保留曲目之一。但以56歲高齡扮演活潑可愛的少女,又蹦又跳,這背后的辛苦只有陳勝菊自己知道。“當時,大家覺得我個子小,又比較瘦,就力薦我演花旦。”陳勝菊從小接觸的都是現代京戲,對傳統戲曲中的花旦一竅不通。學習花旦的唱腔,她費了不少力氣,但畢竟有童年的基礎,她很快就掌握了個中訣竅,能將花旦歡愉、活潑的少女氣息通過聲音展現出來了。
對陳勝菊來說,真正的難點是花旦的動作。花旦的角色多是少女,動作中有跳有蹦,練習中難免扭傷腳,但她總是回家冷敷一下,第二天繼續排練。《小放牛》是她與肖愛華今年夏天才開始排練的曲目,當時氣候炎熱,排練一遍下來就大汗淋漓,陳勝菊不顧大家的勸說,本著“熟能生巧”的態度,讓花旦角色融入了自己的性格中。
如今,陳勝菊看似隨意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都透著小花旦的靈氣與俏美。她的演出給觀眾帶來了歡樂,也豐富了自身的生活。現在的陳勝菊正在用甜美的唱腔歌唱著新的京劇生命,用輕盈的臺步奔走在圓夢的舞臺上。“很高興能融入德州業余京劇團體的大家庭,它讓我有了歸屬感,完成童年的夢想。”陳勝菊驕傲地說。
□記者 陳卓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