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翠翠和女兒。石少軍 攝
□實習生 張亭亭 記者 石少軍昨日下午4時許,在臨邑縣德平鎮的街道上,閆翠翠開著滿載鞋盒的電動三輪車進貨歸來,車上還坐著七歲的女兒,這是她每隔幾天就要做的一件事。
為了孩子她選擇留守
閆翠翠雖然只有30歲,但已是留守鄉村多年的農村婦女,當初選擇留守的原因是為了照顧女兒。“這幾年自己開了個鞋店,丈夫在外跑大車,一年加起來在家也待不了一個月時間,常年是我自己一個人在家里看孩子、照顧家。”閆翠翠說,她和丈夫在2003年結婚,3年后,丈夫離開家,開始到外地跑長途。因為長途車老板是臨沂人,但凡有空回臨沂,丈夫都會抽空跑回家看看,但是每次都呆不了2天就得趕回去。“心里真的舍不得他走,每次他出門,我心里都會有些情緒,但是為了孩子,為了生計,有什么辦法呢。”說到這,閆翠翠的臉上露出些許委屈。
閆翠翠說:“剛分開那兩年,看到同齡人都出門打工,我也想過要出去找個事干,但帶著孩子出去工作不方便,留在家里又舍不得,所以我還是留下來了。”想著在家的種種困難,看到自由自在的同齡人,閆翠翠也時常覺得委屈,但是,有責任感的她,選擇了照顧家、照顧孩子。“現在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我也沒有什么后悔的了,只盼著我們的日子能越過越好。”
曾經她為生活哭泣
說起自己走過的漫長婚姻生活,閆翠翠的眼眶泛了紅。
2005年,因為生意上的失利,丈夫不得不離開翠翠和剛出生幾個月的孩子,到外地出車。那段日子,是閆翠翠最艱辛,也最痛苦的歲月。“家里沒有足夠的家用,孩子也處在最累人的時候,丈夫還不能陪在身邊,整個人都像沒了魂似的,精神萎靡,感覺像個精神病人。”閆翠翠回憶說,她很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孩子患了感冒,需要住院,但是因為家里已經沒有積蓄,丈夫也不在身邊,她只能四處向親戚朋友東借西湊,才交齊了孩子的醫療費。這樣的情況維持了一年有余。她說,那時候,白天她經常躲在一邊偷偷地哭,晚上一個人在被窩里哭。“現在的日子好多了,丈夫慢慢地掙錢了,我也開了自己的小店,日子慢慢好起來了。”閆翠翠說,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丈夫在外平安,女兒可以快樂健康地長大,她們的小日子越過越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