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雷(右二)在和大家商量村莊規劃方案。
全縣首個太陽能路燈村
15日晚上,是平原縣張言村的太陽能路燈第一天正式亮燈的日子。這天晚上,村民都興奮地走出家門,看原來漆黑的街道變成了什么模樣?!耙郧巴砩隙疾怀鲩T,現在可好了,像我這樣的老年人,出門也看得清楚了。眼前亮堂了,心里也亮堂了?!?6歲的劉玉芹,雖然牙齒脫落,拄著拐杖,但思路清晰。她說,她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漸發生改變:“以前,誰沒事晚上出來走夜路啊?”
17日下午,看到張春雷,劉玉芹拄著拐杖迎了上去,笑著說:“我認得他,他姓張,叫張春雷。不僅我認識,我們全家都認識他,我們全村都認識他!他為我們村修了路,安了燈,太好了!真是黨派來的好干部!”
張春雷和其他6名同事,同為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駐平原縣的“第一書記”。為了支持“第一書記”的工作,修路時劉玉芹門口的樹和宅基需要占用,劉玉芹毫不猶豫,“該怎么用怎么用,隨便用,這是為我們村謀福利!”“第一書記”通過努力協調解決了平原縣張言村、袁家寨村、于圈村、馮莊村等6000余米穿村公路的硬化;在此基礎上,利用爭取的100萬元省財政廳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通過公開招標,對村內全部巷道實施硬化、主干道亮化,修建混凝土路、磚鋪路7000余米,排水溝3500余米,安裝太陽能路燈22盞、新型節能LED路燈110盞。
灌溉澆地,一畝省下25元
“第一書記”走訪的時候,老百姓反映最多的是,灌溉成本過高。
袁家寨村村支書李慶江介紹,袁家寨村村里的灌溉設施——揚水站,是上個世紀70年代修建的,所使用的柴油機經過多次維修,眼下的灌溉成本太高,一畝地30元左右?!耙悄軌蚪档凸喔瘸杀揪秃昧恕!崩顟c江和他的村民們渴望。
為提高農田灌溉效率,降低農民的灌溉成本,第一書記們通過爭取和積極做工作,協調縣電力公司對袁家寨、蘆莊村進行了現場勘察,對集體電力澆灌鋪設路線進行了免費規劃設計。“通過協調省電力總公司,德州市電力公司基建部門答應免費施工,為我們節省了16萬元的費用。”張春雷介紹,目前,32萬元工程材料款已撥付施工單位。預計實施集體電力澆灌后,每畝灌溉僅需5元錢,成本節省25元,每年節省成本10萬元,集體經濟增收3.5萬元,為村民節省5.5萬元。
此外,第一書記還為村民協調修建了北楊鄭廟橋,解決了上游1萬多畝土地的灌溉排水問題;通過協調將幫包六個村納入了農電改造計劃,預計明年3月份開始施工;“為確保村村通路網硬化和村內巷道硬化工程質量,我們盯上靠上,從基層硬化到灰土的碾壓,全程參與,目前六個村路網硬化工程順利完成,村內巷道施工全面鋪開?!睆埓豪渍f。
??? □記者 王志強 通訊員 德組宣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