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警察不比其他警察那樣風光,但是責任卻非常大。可以用‘萬無一失,一失萬無’來形容。 ”德州監獄刑罰執行科科長劉瑞和說。
今年49歲的劉瑞和已從警30年,從穿上警服第一天,他就牢記自己的誓言:“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艱苦奮斗、不怕犧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真情感化犯人
劉瑞和總是用真心和熱心去挽救每一個迷失的靈魂,用誠心和愛心去喚醒罪犯仍未泯滅的良知。
服刑人員張某,因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服刑期間違規違紀問題不斷,是監獄教育感化工作的一塊“硬骨頭”。通過耐心觀察,劉瑞和發現,張某十分牽掛家中的獨子。但由于他一貫表現惡劣,沒人愿意幫助識字不多的他給家里寫信。為此,張某懊惱不已。
劉瑞和決定將此作為突破口。他時常抽出時間替張某寫信,還意味深長地教育他:“父親是孩子的表率,一個好父親將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
此事使張某深受感觸。后來,經過努力改造和積極表現,張某最終提前假釋出獄。在走出監獄的那一刻,張某跪到劉瑞和面前,用顫抖的聲音說:“謝謝您,劉警官,沒有您的教誨,我絕不會像今天這樣堂堂正正走出監獄。今后,我一定好好做人,做一個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
身正才能服人
劉瑞和走上監獄中層領導崗位后,身邊總會出現一些“熟人”,希望通過他能為獄內罪犯“說上話”,謀得些許好處。對此,劉瑞和始終做到堅決拒絕。
一次,劉瑞和值完夜班回家,發現門后碼放著幾箱白酒。他頓時明白,這是有人在他這里行不通,直接將“糖衣炮彈”打入家庭內部了。于是,劉瑞和在家里“約法三章”:不準收服刑人員親屬、朋友送來的禮物;不準替任何人說情;不許打聽監獄辦案情況。最終,那幾箱酒被原封不動地退了回去。
多年來,劉瑞和帶領刑罰執行科信守著“公正高于一切,責任重于泰山”的承諾,依法辦理減刑、假釋、保外就醫案件兩千余件次,每年所提請的罪犯減刑假釋準確率始終保持在100%,有效提升了監獄執法公信力。
深感愧對家人
談到家人時,劉瑞和感嘆對他們虧欠得太多了。
今年7月,劉瑞和的二嫂因尿毒癥病危,恰巧當時他要和同事押解犯人到重慶,等到執行完任務回來時,二嫂已經去世了。劉瑞和的愛人因忙前忙后也累病了,在離劉瑞和辦公室100米外的醫院輸液。劉瑞和從重慶歸來后,來不及照看妻子,又立即投入到工作當中。
從警30年來,劉瑞和每個除夕夜都是在單位和服刑人員共同度過的,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對于他來說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家人對他曾有過怨言,但因其職責所在,又理解了他的苦衷。
由于工作突出,劉瑞和多次被上級部門授予榮譽稱號。他謙虛地說:“既然選擇了監獄警察這份職業,那就選擇了忠誠、選擇了公正,選擇了無怨無悔。 ”
□本報記者 鄭東巖 本報通訊員 尹佐嶺 郭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