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001/liv_loadfile/news/dezhou/rw/fold20/1359249134_84812000.jpg)
平均一分鐘售出一到兩張火車票,每個班下來售票千余張;吃飯時間不超過半小時,一天要說萬句話,喝水都成為一種奢望;工作從沒有白天黑夜、節(jié)假日之分……這就是德州火車站售票員田愛巒和她同事的工作狀態(tài)。
1月25日,春運前一天,記者走進(jìn)火車站售票大廳,近距離感受了售票員工作的辛苦。保障“春運”工作的有序進(jìn)行,對她們來說似乎是家常便飯,卻又多了些許“責(zé)任”。
量大 每天售票千余張說話近萬句
上午7點45分,田愛巒準(zhǔn)時出現(xiàn)在售票窗口,開啟電腦,輸入工號和密碼,很快進(jìn)入了電腦售票系統(tǒng)。“你好,請問去哪里?”剛?cè)胱飷蹘n很快就進(jìn)入了工作狀態(tài)。只見她不停地與旅客進(jìn)行溝通的同時,雙手在鍵盤上熟練地敲打著,嘴靠近麥克風(fēng)向旅客確認(rèn)站名、票的張數(shù)、金額等,然后麻利地為旅客出票、找零,整個過程持續(xù)了1分鐘,動作十分嫻熟。“我們平均每天要工作8至10個小時,要講近萬句話,下班回家后我都不想再說話了。”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不到10分鐘的時間,田愛巒就接待了10多名購票旅客,每個旅客平均要問詢3至4次列車方能確定其想購買的車票。而每次售票時,田愛巒都會詢問旅客“買哪天、哪個車次的票”等幾個問題,賣一張票最少要說10句話。“春運一開始,我們就實行24小時售票,售票員也是輪流倒班。我現(xiàn)在的上班時間是從早上7點45分持續(xù)到下午6點,而這期間只有中午近半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回憶起往年的春運經(jīng)歷,田愛巒說,春運也是售票高峰,現(xiàn)在來看多數(shù)熱門方向車次車票已經(jīng)售出,但她還是每天要賣出千余張車票。而節(jié)前售票高峰時,她每天能賣出1100余張票,平均每小時售出60到100張。一天下來,經(jīng)常累得腰酸背痛,兩眼發(fā)直。一些老同事,還患有頸椎、腰椎、肩周炎等職業(yè)病。
辛苦 “金嗓子”成必備,喝水成“奢望”
雖然嗓子每天都在“超負(fù)荷工作”,但在田愛巒的工作臺,記者并沒有發(fā)現(xiàn)“辦公一族”必備的茶杯。而記者通過與售票員交流發(fā)現(xiàn),“金嗓子”成為了每位售票員的必備工作用品。“平時一個班8個小時,26日春運開始后,一天要超過10個小時,又要忙起來了。”田愛巒說,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shù),她幾乎不敢大口喝水,有時候說話太多了,嗓子不舒服,就含一片“金嗓子”。“忙的時候連上廁所都是一路小跑,也只有趁這個間隙,才能接點水潤潤嗓子。每天一到下班的時候,恨不得一口氣把一杯子水全部喝掉,因為實在是太渴了!”田愛巒還說,吃飯的時候,售票員也幾乎是一路小跑,飯打過來大家輪流吃,為的就是多點時間售票,讓旅客盡可能快點買到車票。“忙碌”和“枯燥”,是記者在售票室呆了半個多小時后最深的體會,而她們每天都重復(fù)著一樣的工作。據(jù)記者了解,售票員在崗位上用餐時間規(guī)定為半個小時,而德州火車站的售票員吃飯僅僅用了15至20分鐘,她們擠出時間用來熟記列車時刻表,將車次和停靠站“印”在腦海里。“春運期間,車次有了比較大的調(diào)整,我必須熟練掌握車次和時刻才能有效地提高售票速度,不能耽誤旅客的出行時間。”田愛巒說,每次看到旅客能買到滿意的車票她都會感到很快樂。
欣慰 旅客順利回家,再苦再累也值得
田愛巒開始擔(dān)任售票工作以來,對家庭照顧得越來越少了。因為工作性質(zhì)決定了她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家人和年幼的孩子,這也許是每一個做母親的售票員心中隱隱的痛。“我和對象是雙職工家庭,每到春節(jié)萬家團(tuán)圓時,我們家總是不能‘全員’。現(xiàn)在想想也值得,因為我在為旅客服務(wù)。我希望每個旅客都能夠順順利利地買到自己的車票,能夠平平安安地回到家里,過個幸福、快樂的新年。”田愛巒說,做售票工作以來自己幾乎沒時間逛街、照顧家庭,平時也很少出門。尤其是到了春運暑運期間,孩子也放假了,但她的工作也最繁忙,沒有時間外出放松。“家人和旅客的理解,就是給我們最大的支持!”采訪即將結(jié)束時,田愛巒對記者說,她們嗓音沙啞了、手臂酸痛了、疲憊困倦了都不會退縮,春運期間她們將以飽滿的熱情堅守崗位,為旅客的正常出行提供最大的便利。□記者 孫良玉 攝影 劉振興 通訊員 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