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紅霞正在用她的鐵筆進行創作。
作品完成后用顏色進行點綴,讓作品更加生動。
給前來購買烙畫的客戶介紹自己的作品。
和父親一起探討切磋,讓作品更加完美。
??? 3月11日,在寧津縣一間明亮的屋子里,烙畫藝人畢紅霞正在安心作畫。同樣是畫畫,她所用的筆卻與眾不同,她的筆尖材料是鐵,通上電源后筆尖逐漸燒紅,當顏色紅到一定程度后,即可在宣紙、木板、綾綢等不同材料上作畫,這門技藝就叫“烙畫”。
??? 今年48歲的畢紅霞從小就有繪畫天賦,她的父親畢汝和從事烙畫多年,在父親的熏陶下,畢紅霞從小就對烙畫有一種獨特的情感,但是忙碌的工作使她從未塌下心來認真研究過烙畫。 2009年,看到電視里報道了一名23歲的女大學生在葫蘆上烙畫的故事,這讓畢紅霞心中起了漣漪:“一個女大學生都能夠靜下心來做一件事,為什么我不能呢?”畢紅霞知道,自己父親年歲已大,一直遺憾沒有人繼承烙畫藝術,如果能夠把父親的烙畫傳承下去,一是能讓父親高興,二來也能嘗試一下自己喜歡卻一直沒有時間做的烙畫。 2011年,她毅然放棄自己的工作,專心走上了烙畫這條藝術道路。
??? 畢紅霞一開始就嚴格要求自己,把圖案與在現實中看見的結合起來,每一顆草、每一根頭發都要做到胸有成竹后開始落筆。在學習烙畫的過程中,畢紅霞幾乎沒有浪費過一塊木板。 “烙畫要在木板上用非常精確的壓力和速度才能烙出不同效果的線條,如果操作稍有不當,整幅畫卷便功虧一簣。 ”畢紅霞告訴記者。
??? 經過不斷的研究和摸索,漸漸地,畢紅霞在烙畫藝術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在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各界人都對畢紅霞的烙畫大加褒獎。畢紅霞作為我市“非遺”傳承人之一榮獲傳承人展示獎和參展獎。
□本報記者 王志偉 本報通訊員 孫久生 王猛 孟娟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