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卓(左)對施工現場的每一項工作都嚴格把關。
□記者 靳東群 攝影報道
??? 4月16日下午,36歲的黃卓正在建筑工地上指揮著腳手架上的工人干活,不時的,他會高喊著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雖然身處工地,頭戴紅色的安全帽,但干凈的面龐、筆挺的西裝,更能襯托出他的魁梧與干練。未語先笑,見到記者,他快步迎上來:“就這一點誰都能做的小事,讓你們跑一趟,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 黃卓所說的“誰都能做的小事”指的是2012年8月12日的“救人事件”,對于救人后的社會連鎖反應,遠遠超出了他和當時一起救人的李波的預料。更讓其沒想到的是,他們和被救者會成為鐵哥們。
車禍現場,眾人圍觀,他們沖上前
【“面對受傷的生命,上前救人是本能。”黃卓說。】
??? 2012年8月12日下午6點左右,黃卓和發小李波駕車從濟南回齊河,當二從行至308國道時,看到齊河晏城恒昌加油站附近圍著許多人。本來,他們再向前走幾公里就可以回家,但他還是向左打了下方向盤,想看看那里發生了什么。
??? 正是這好奇的一看,改變了4個人的命運。“當時的場面把我倆嚇了一跳。”時隔這么久,想起當時的現場,一直面露笑容的黃卓立刻嚴肅起來,臉上有著較為痛苦的表情。
??? 一輛汽車右側前車門被撞得彎曲變形,坐在副駕駛上的人一雙大腿被擠在車門與車體之間,昏迷不醒;后面的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滿身是血;另一名19歲的小伙子被強大的撞擊力拋出了車外,摔在地上一動不動;駕車司機曹全波則頭部鮮血直流。
??? “‘天吶!快救人’我和李波幾乎同時說出這句話,并沖向傷者。”說到這里,黃卓有些激動。“當時什么也沒想,完全是本能的反應。看到一個個傷者在流血,能無動于衷嗎?那是一條條人命啊!”
掏光所有錢墊付藥費而后悄然離去
【“我倆把身上所有的1塊、5塊和100元的錢都搜了出來,一分沒剩地交給了醫生。”黃卓說。】
??? 黃卓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后,就與李波趕緊對車內人員進行先期急救。先把車內的婦女從車上抬出來,放到安全的地方,又把曹全波小心翼翼架出來。黃卓和李波使足了渾身力氣還是救不出大腿被擠在車門與車體之間的傷員。黃卓又擠出人群從自己的車上拿來扳鉗工具撬開車門,才把最后這名傷者救出。
??? 當時旁邊有人喊:“危險,小心車輛爆炸。”但他們就像沒聽到一樣。也許是他們的行動感召了大家,他和李波對傷員施救的過程,有圍觀的人群開始慢慢聚集過來幫忙。當120急救車趕來的時候,黃卓和李波已給傷者簡單包扎了傷口。“我自己就是安全科科長,略懂些安全急救知識。”黃卓說。
??? 幫著把傷員抬上救護車后,他倆把自己的汽車丟在了馬路邊,跟隨救護車來到齊河縣中醫院。
??? 醫院讓家屬去交住院費,他和李波就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掏了出來。“我倆也不知道到底交了多少錢,反正就把一捧1塊的、5塊的和100元的,一分沒剩地交給了醫生。可能有800塊錢吧!”黃卓挺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 后來,黃卓通過曹全波口袋中的手機通訊錄中的號碼用自己的手機聯系了傷者的家人,當一切辦妥時,他倆悄悄離開了醫院,當時已是晚上8點多了。這時,黃卓和李波才發現,他們全身上下沾滿了血跡,好像他倆受傷了一樣。“當時只知道我們救了四個人,三男一女,其他的,我倆什么都不知道。”黃卓說。
??? 救人后的第二天,李波回到了就職的濟南匯才小學上課,而黃卓去了工作的齊河陽光置業有限公司建筑工地,他倆覺得這是一件小事,就都沒有放在心上。
歷經倆月尋找被救者要與他們當“兄弟”
【“不知道他找了我們這么久,其實這點事,真沒必要這么放心上。”李波說。】
??? 經過一星期的治療,受傷者曹全波才清醒過來,但對車禍后的記憶比較模糊,問了醫院才知道有兩個人把他們救了出來,還墊付了醫藥費。但這兩人是誰,醫院也不清楚。
??? 曹全波和家人對恩人的無私救助非常感激,出院后立即印了尋人啟事,在齊河縣城人多的地方進行散發,可兩個月下來沒有半點線索。曹全波的家人忽然想起了事發當天接到的那個電話,可是時間長了,通話記錄已被刪除。他們又趕到移動公司,調出了八月的話單,查到那個電話號碼,才找到黃卓。也是在此時,黃卓才知道有人找了他那么久。“恩人啊,終于找到你啦!”2012年11月6日,在齊河縣住建局門口,受助者曹全波眼含熱淚,為黃卓送來了一面繡著“路見險情奮勇前、見義勇為樹品德”的錦旗。黃卓拉著曹全波的手說:“兄弟,這點事,誰見到都會管的!”
??? 曹全波,臨清市職業畫家,8月12日下午6點,一行四人,從濟南辦完事,開車往家趕,在國道308晏城恒昌加油站附近,與另一輛車相撞,出了車禍。
??? 曹全波來齊河感謝黃卓和李波時,還帶來了臨清市的媒體,他說:“我要把兩位救命恩人的精神傳播出去,感染更多的人。”
??? 現在,曹全波和黃卓李波成了“鐵兄弟”,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趕到齊河找兩位大哥相聚。
碰到老人摔倒他都會扶一把
??? 【“以我對他的了解,他做這樣的好事,我并不意外。”劉群說。】
??? 2012年12月30日,黃卓與李波被授予德州市“見義勇為模范”榮譽稱號。對此,同事劉群并不驚訝。
??? 劉群與黃卓認識已十多年了。在他眼中,黃卓是個對朋友仗義,對陌生人熱心的仗義人。
??? “碰到有摔倒的老人他都會上前攙扶一把,我就看見過兩次。如果遇上乞討的流浪人,他也會給些零錢。朋友或者同事誰有了困難,他更會盡力幫忙。”劉群說,“那年路過縣檢察院門口,有一輛三輪車把一個騎車子的老人絆倒了,是黃卓上前把老人扶起來的。”這次,對黃卓救助車禍受傷者還墊付醫藥費的事,他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對話黃卓
做人要老實、正直、熱情
??? 記者:“有很多人圍觀,你倆沖上去救人,當時沒有顧慮嗎?”
??? 黃卓:“當時情況看起來真的很危險,一個血流不止,一個意識昏迷,隨時都有意外,我倆沒多想,就跑上去了。這是內心的感覺,也是我的職業意識吧。”
??? 記者:“救人后為什么要悄悄離開?”
??? 黃卓:“受傷的人已經送到醫院,我已經盡力了。而且我做的真的只是件平常的小事。更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多媒體來采訪,自己還上了報紙。”
??? 記者:“你想到過,當時自己的行為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力嗎?”
??? 黃卓:“一開始,只有我們兩個人施救,后來有圍觀的人也來幫忙,這就是正能量的傳遞吧。”
??? 記者:“你是怎么理解‘大義齊河’的?”
??? 黃卓:“我們齊河從晏子時代就崇尚道義,這里是孟祥斌的故鄉,我所理解的大義就是做人要老實、正直、熱情,我見不得別人遇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