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在說中國夢,我就是要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實現自己的夢想。 ”5月2日,記者初見殷紅,就感受到她追逐夢想的熱情。
多年來,憑借一股韌勁,她用自己的辛勤勞動贏得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等榮譽。如今,她已成為德棉集團有限公司前紡車間主任。
辛苦中圓夢
1970年,殷紅出生在一個紡織工人家庭,從小對“織女”生活非常憧憬。
“入行以后才體會到實現夢想的不容易。 ”1987年,17歲的殷紅來到德棉集團前紡車間工作,“車間里高溫高濕、機器轟鳴,花毛、棉絮即便戴著口罩也往鼻孔里鉆。 ”殷紅說。
紡織工作的艱苦、枯燥,并沒有影響殷紅的工作激情,她暗下決心:“我是紡織工人的后代,再辛苦也要干出個樣子來。 ”26年間,她沒請過一次病假、事假,孩子上高中了,她也從沒接送過一次。
2001年9月,殷紅代表德棉參加全省棉紡織操作大賽,獲得粗紗工序第二名,被授予省優秀操作能手稱號,成為德棉幾代粗紗擋車工在省內大賽獲獎的第一人。
實踐中創新
殷紅總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在實踐中創新,探索好的工作方法。
去年,德棉05廠房實行整體換紗,這會產生大量粗紗頭,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購買多臺粗紗頭處理機,每臺10萬元。愛鉆牛角尖的殷紅帶著技術人員,經過1個多月的實驗,終于研制成功“粗紗機精準定長裝置”,使粗紗頭回花產生量降低80%,為公司節省60多萬元費用。
每一期的《紡織技術》都認真學習;一本幾十頁的 《粗紗值車工工作法》,她幾乎倒背如流。正是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殷紅曾創下多項創新成果,其中的“殷紅操作法”在集團全面推廣。
榮譽是動力
??? 如今的殷紅已是公司年輕人爭相學習的榜樣,而她卻沒有停下努力的腳步。“我只是干了我該干的,榮譽是我今后努力工作的動力。 ”殷紅的話透著樸實。
前紡車間安全隱患大,而大家都說,有了殷紅這個“守護神”,車間就安全。 “趕上任務重的時候,殷主任上完白班,還在這里盯一個中班和夜班,晚上實在熬不住了,她就趴在桌子上睜著一只眼睛瞇一會,我們都叫她‘貓頭鷹’。”前紡車間職工張長城說,“在殷紅的感染下,我們車間的員工都爭著當標兵,當模范。 ”
??? □本報記者 胥愛珍 見習記者 李智群 本報通訊員 楊愛芹